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齊國人的垂頭喪氣中,會盟就到了歃血盟誓環節,齊國人就搶先一步,想要執牛耳。
執牛耳並非是拉著牛的耳朵,在春秋時期,專指歃血為盟應割牛耳取血,割下的牛耳應盛於盤中,由主盟一方端盤,這就是執牛耳。
說穿了,誰是老大誰執牛耳。
如今齊國人的架式是齊魯兩國就由齊國當老大,你魯國難道不服麼?
論起打架,魯國人可能是弱爆了的。但論起講禮數,魯國人絕對是頂尖高手。外交無小事,更何況是諸侯會盟誰執牛耳這樣的重大事項。
仲孫彘問子高:“諸侯之間的盟誓,按禮法是由誰執牛耳的?”
子高答道:“想當年的鄫衍之役,魯國與吳國盟誓,是由吳國的王子吳姑曹執的牛耳。後來發陽之役,魯國、宋國和衛國三國盟誓,是由衛國大夫石魋執的牛耳。這兩人,都是當時會盟的儐相。”
仲孫彘聽後,上前一步,一把搶過銅盤,道:“如今我為此次會盟的儐相,理應由我執牛耳。”
齊國人無言以對,只好由仲孫彘執牛耳。
會盟結束後,魯哀公又感慨起來,子高這樣的孔門高徒,又歸了孟氏家族。唉,何時老天會不拘一格降些人才給寡人喲。
人才,肯定是有的,而且還真的能符合魯哀公設定的條件:有才,且未被三桓所用,甚至三桓都不知道這號人物的存在。
這個人,就是顏闔。
魯哀公聽說顏闔有德有才,其賢不亞於孔老夫子,而且,居住在曲阜陋巷,淡泊名利,從未出仕。
魯哀公大喜,立即命人去請顏闔:“快快,帶上重禮,去給寡人把顏夫子給請進宮來,寡人要重用他。”
張三奉命去了陋巷,根據當地人的指點,到了顏闔家,推開院門,正好見一穿粗布短衫的老農模樣的人,把一捆剛割來的草放下,旁邊正是牛棚,養著一頭牛。
張三狐疑不定:國君口裡所說的大賢,難道就住這破地兒?會不會搞錯了?
張三想著,也就衝口而出:“請問,這裡是顏闔的家嗎?”
那老農見有人拜訪,忙迎出門,道:“此處正是顏闔的家。”
張三道:“那顏闔在家嗎?”
老農呵呵笑道:“老朽正是顏闔,請問先生有何事嗎?”
張三見眼前這人居然就是顏闔,不免有些失望,皺了皺眉,想了想還是將禮物遞上了去,對顏闔道:“我是國君派來的,國君聽聞顏闔先生大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