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森·麥卡勒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龍鍾的曾祖父,仍會愛著二十年前某天下午他在奇霍街上見到的陌生姑娘。牧師會愛上墮落的女人。被愛的或許是個奸詐油滑之徒,沾染了各種惡習。……愛情的價值與質量僅僅取決於施愛者本身。”麥卡勒斯在這裡對被拒絕和得不到回報的愛做了進一步的說明:“正因為如此,我們大多數人更願意去愛別人而不是被人愛。幾乎所有人都想做施愛的人。道理很簡單,人們只在心裡有所感知,很多人都無法忍受自己處於被人愛的狀態。被愛的人害怕和憎恨付出愛的人,理由很充分。因為施愛的一方永遠想要把他所愛的人剝得精光。” 麥卡勒斯的這篇民謠形式的小說在場景轉換,人物白描,氣氛烘托,象徵性隱喻,關於愛情的毫無理由的神奇與殘酷,以及心靈對之匍匐的不可理喻等方面展現了她大師級的水準。這部小說先後被改編成話劇和電影,改編的話劇在百老匯連續演出了一百二十三場。
短篇小說《神童》再現了麥卡勒斯音樂夢想的失敗。十五歲的弗朗西絲被她的老師認作音樂神童,處於青春期的她一方面要承受長時間練琴的痛苦(手指上顫抖的筋脈,紅腫的指尖上纏著捲曲、骯髒的膠布),還要承受她老師藉助她來實現自己音樂抱負的壓力,以及意識到自己或許不再是一個音樂神童後的幻滅。這部帶有自傳因素的小說也說明了麥卡勒斯放棄成為鋼琴演奏家的原因。
在《一棵樹·一塊石·一片雲》 這篇小說裡,一個老酒鬼向一個十來歲的小報童宣講他的“愛情科學”。這個科學是在他妻子離家出走,他走遍天涯海角找尋她未果後獲得的。其核心是愛情要從愛上一件實物開始,比如一棵樹,一塊石或一片雲,而愛一個女人則是這門科學的最後一個步驟。這是一篇結構精巧的小說,故事透過老酒鬼、小報童和酒保之間的對話推進。老酒鬼把小報童當作他的“愛情科學”實驗的一個物件,而小報童則對老酒鬼的傾訴似懂非懂,經常答所非問。麥卡勒斯用這篇小說闡明瞭自己對愛情的另一個觀點:“付出愛的人很容易受到傷害,除非他去愛一個人或一件東西時不企求任何回報。” 這篇小說被收錄進《一九四二年歐·亨利獎短篇小說集》。
小說集裡的其他幾個短篇小說也極為精彩。《賽馬騎師》講述了一個小人物的故事。《家庭困境》討論了酗酒對家庭生活的影響。《旅居者》是麥卡勒斯比較抒情的一篇小說。而《澤倫斯基夫人和芬蘭國王》則強調了麥卡勒斯的又一個觀點:為了承受現實中的痛苦,幻覺是必不可少的。
審視麥卡勒斯的一生,濃郁的藝術家氣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