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秦楚戰爭 (第2/3頁)
陳喵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負芻慢慢把怒氣平息下來。
到了這個地步,就算不想打,也得打。
“傳寡人命令,此戰讓上柱國負責。”
楚國內部,有能力和秦國對戰的,就只有上柱國項燕。
項燕也是算準了,楚王會讓他出戰,所以在得到王詔之前,也敢提前集合兵馬。
——
滅魏的大軍,沒有馬上撤退。
得知楚國要割地求和,嬴政先把王賁召回,讓大軍繼續留在大梁城外面待命,然後召見群臣商議,應該如何滅楚,首先問的人是上將軍王翦,需要多少兵力。
王翦打仗出了名的穩,又分析過楚國的情況,直接說滅楚,非六十萬人不可。
嬴政沒有同意,只是說上將軍老了,膽子不如以前的大,隨後目光落在他最近挺欣賞的李信身上。
李信是白仲之後,嬴政比較欣賞的年輕將領之一,今天也能進宮議事,當然這批年輕將領,還包括蒙恬、庚武等人。
他們都是白仲帶出來的。
現在白仲出使楚國,他沒辦法詢問白仲的意見,也不再問蒙武等人,而是直接問李信。
白仲的部將當中,李信拿的戰功最多,年紀也是最大,比蒙恬、王離他們要年長,領軍作戰方面的經驗,相應的也要好很多。
當年在桓齮部下,李信的光芒,要比王離的還盛。
嬴政還想培養一個,除了白仲之外的年輕將領。
李信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王翦年事已高,功勞也很高,應該回去休息,不宜再領兵。
嬴政就問李信,滅楚需要多少人?
“二十萬!”
李信第一次被嬴政重視,委以重任,自然想表現一下。
他心裡也分析過,想過各種滅楚的計劃,認為二十萬人,足夠打到壽春,俘虜楚王負芻,立下這個大功,以證明自己的實力。
此時的李信,可以說意氣風發,覺得出頭的機會終於來了。
“李信為主將,蒙恬為副將,領滅魏的二十萬人,南下滅楚。”
最終嬴政決定了,讓李信出戰。
“唯!”
李信和蒙恬齊聲應道。
王翦也理解大王的意思,覺得自己的功勞,高得不能再高,繼續往上就是功高震主,自覺地請辭,回家頤養天年。
蒙武和王翦的想法一樣,認為二十萬人太少了,楚國和三晉情況不同,但是上將軍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