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勞務部的誕生 (第2/4頁)
琉璃仙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工部魏昭剛貼上通告是修路,當天就來了一千百姓,男女老少都有,還自帶了飯和番薯過來。
魏昭心想白白的人工不要白不要,但也不能真的不給點錢,於是就用多出來的錢買了雞蛋便宜的小國水果當午後茶點安排在工地上。
沒想到來的人更多了,一條三里的路不到半個時辰修好,晚上還有百姓自發巡邏保護道路,等路固化了才作罷。
五萬兩就這樣修到天京外去了,甚至還在鄉下村門口,鄉下百姓出村就能走上好的水泥路,晚上孩子們也喜歡在這裡玩,大人們也會搬凳子在這麼好的地方聊天,吃飯。
還有的村莊有點積蓄,看見村口水泥路比石板路看起來還好,村後就一堆爛泥十分不雅觀,村長就委派村裡的壯年挑石子,在村裡鋪了一條路。這條村自發修路傳到工部,工部又傳到司棲佟那兒,司棲佟親自為這條村寫了一個牌匾:善路之村。
牌匾一下鄉,整個村莊都成為了名人。
村莊上下一片自豪,出去只要說自己是善路之村的人,都會遭人羨慕。
有了善路之村的典範,不少村莊自發性出力,有錢的出錢開始整路,更有的宗族之村自己花錢去工部買水泥修村裡的路和農渠。當然這些謝蘭芝去北域之後發生的事。
天京一波創業潮,尋常時候官府都擔心百姓會荒廢田地,如今發現超級稻穀的增產,再有水泥修農渠耗費一些成本助產。其他生意哪怕做的再多都離不開以糧食為基礎。何況廣大司農官們日日夜夜盯著,根本不敢鬆懈,所以官府自然不擔心百姓產量不夠,以往糧產的壓力也隨著升級水稻肥料而卸下一大半。
底層百姓越發知道農務技術的重要性,司棲佟還特地將自己統計的農書:大晉農術。
下發給各個衙門免費影印,下發到百姓那兒。
不識字的百姓可以請畫工,官府會出糧獎賞。
由於農書不需要太高階的畫技,所以只要淺顯易懂就行。不少民間畫手紛紛上門應徵,沒一會兒就被官府親自帶去司農官面前,讓畫手作畫。
農書這種東西從前得要一兩銀子才能從書鋪買來,現在官府免費發,不少百姓都搶著要農書畫,一個村大概會留二本,還是留給識幾個字的帶領大家。
第一部農書大晉農術由此誕生。大晉農術總共統籌與更新農技三百條,每一條都是司棲佟從謝蘭芝那兒得來的見識。再經過司棲佟自己細化修改,得到一部不屬於前朝的農書。
裡面很多的種法還得司農官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