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少一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場對抗賽最先開始的是護送實彈射擊。
根據舉辦方的說法, 護送這些狙擊手的車是專門跟陸軍申請來的鷹國最新的裝甲運兵車,什麼意思不用多說,頂天了也就是想借助這個機會向其他的國家秀肌肉。
據說這種型號的裝甲運兵車在某個戰火紛飛的國家裡橫行霸道, 讓去那裡執行任務的鷹軍輕而易舉就能完成自己的任務,不擔心被偷襲。
不過就沈竹看來, 這裝甲運兵車也不過如此, 當初在國防大學夏令營裡參觀的那些裝甲車不比這一輛差。
雖然那個時候沈竹對這些一無所知, 但當兵之後多少耳濡目染瞭解了一點點。
等舉辦方介紹完這能裝上是一個人的大傢伙後, 沈竹就知道,兩國的裝甲運兵車可以說是各有所長吧,基本上處於統一水平上。
但有一點得知道, 所有的東西, 都是有更先進的產品之後才會面世的。
在大國的博弈中,大家必須留有一定的底牌, 這樣才不會被對方完全掌握。
就跟張俊現在開的J-30一樣,國家已經研發出了更新型的戰鬥機, 而且已經試飛透過了,才會在世界上公佈的,否則外界根本不可能知道,只不過還不能批次製造而已。
現在的J-30, 說實話,研究院起碼有十架候補機擺著, 只等一個機會將其在軍中普及。
J-30的最快速度能達到4.1馬赫, 相當於接近五千公里每小時。
五千公里每小時是什麼概念?
如果只是在國內,J-30可以在五個小時內繞華國一週;如果是繞整個地球飛行, J-30飛一圈回到原地也就只要八個小時多一點而已。
當初張俊帶沈竹飛的時候可沒敢飛那麼快, 畢竟以最快速度飛行的話, 飛行員承受的負荷也是極其強大的,他也不敢保證沈竹能夠承受那樣的負荷。
所以J-30沒有批次製造也是有原因的,能夠駕駛J-30的飛行員其實沒有幾個,不然南空也不會給沈竹做出這麼一個許諾了。
這還是飛機,可能大家比較感興趣的還有科幻小說裡的機甲。
機甲沈竹不知道國家有沒有這方面的研究,但是外骨骼現在已經應用到很多部隊裡了。
戰鬥這方面不清楚,但在搶險救災中,外骨骼非常有用。
它能夠讓人發揮出比本身更強大的力量,比如地震之後,用人力搬開壓住人的大石頭一定比機器更加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