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chapter 7 (第1/7頁)
玖月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7章 chapter 7
其實,黎裡的摩托可以從人群外沿繞過去,但她偏選擇了鳴笛。
或許因為隔著重重人影,她看到了燕羽。少年面容蒼白而靜默,接受著鄰居們的惡意圍觀,眼神空洞得像站在無人的巷子裡。
她也曾站在他那個位置。那時,沒人為她鳴一聲笛。
她騎著摩托車,看了眼天空。
無數錯亂的電線,數不清的晾衣繩。各色秋褲、牛仔褲、西褲、滌綸褲、開襠褲、內褲、揹帶褲在風中招搖。
小時候,爸爸告訴她,不能從別人的褲.襠下走過,會倒黴的。
可這地方褲.襠晾曬得密不透風,避無可避。難怪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一個賽一個的倒黴。
她一路向東,穿過不知多少條男女老少的褲衩子,行過整片秋楊坊,駛過洛河溝上的小東橋,到了廢棄鋼廠區。
她還沒出生那會兒,鋼廠就倒閉了。
北區靠近江堤,無人管理,斷壁殘垣,荒草叢生。牆上的白底紅字已分辨不清。
牆內一個巨大的磚紅色煙囪拔地而起,上印“江州鋼鐵”四個模糊的大字。煙囪腳下,幾處車間、鍋爐房掩映在瘋長的野樹裡,又盎然又蕭條。
靠近主城的南區卻截然不同。
十幾年前,崔讓他三叔家買下這塊地,圍牆全拆了,請來知名設計師,將南區近十處筒子樓、平房宿舍、廠房車間大翻新,搞成了個頗具品位的小資藝術區。
但那個年代的江州人欣賞不了藝術。這兒便長租給了附近的學校、會展及藝術中心;其中最出名的要屬小提琴大師關之月夫婦創辦的樂藝音樂培訓機構。
樂藝師資雄厚,授課靈活且種類繁多,江州和隔壁市藝校的老師都在這兒帶課,時不時還請奚音附的名師開週末班或寒暑班。
生源就更豐富了,既有藝校學生、普高藝術生,附近高職大專的學生,也有二戰三戰的落榜生,還有不少社會人員。本地外地的都有,光是樂藝的宿舍就能容納一兩百人。
當然,學費昂貴。
能長期駐守的都是家境殷實的,否則只能負擔偶爾的夜班課週末課。
藝術是一門燒錢的學業。有錢沒錢,差別巨大。
像崔讓,他的小提琴專業課從不在江藝上,而是受關之月教導。他甚至有一對一的練耳老師視唱老師。一年光是在樂藝的培訓費就近百萬。
而黎裡只能接受最基礎的藝校教育,偶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