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河裡的女兒魚回憶我的外婆 (第1/7頁)
白瑪娜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
外婆的前半生可謂一場愛情的傳奇。
她出生在藏東南一個小山寨裡。在我正在創作的長篇小說《金汁》中,我把那個藏族小山寨稱為“跍玉”,意為“杜鵑”,小說以我外婆的故事為原型,這樣寫道:
相傳高山峽谷中的小山寨有杜鵑鳥日夜鳴唱。跍玉山寨在一條波濤翻滾飛龍般的江水環繞中,亞熱帶溫暖的溼霧和高原清朗的陽光交織瀰漫,有著蔥鬱的山林、谷地、野生石榴樹、核桃樹和遍野的仙人掌。山寨裡有四十多戶人家,散落在山寨高處的噶桑寺周圍。外婆卓瑪的家緊挨著噶桑寺,在噶桑寺旁建有一所有著上百年曆史的“珎尕印經院”。“珎尕印經院”是卓瑪的爺爺:棠冬土司家族的嫡孫貝瑪所建。相傳,一次,貝瑪前往跍玉村噶桑寺朝拜,跍玉村寨山嶺谷地裡杜鵑鳥鳴唱,江濤滾滾,高處的噶桑寺旁,一朵祥雲在陽光中猶若白鶴展翅,越是靠近,越是透來一股奇香。進到噶桑寺,天窗上落下的薄雲鶴羽般在殿堂的經卷間飄浮,貝瑪心裡一陣驚喜。他確定,雲中奇香,正是經卷的氣息,昭示著自己將在噶桑寺旁修建印經院的使命,《雲》之詩句便如神箭突來:
塵世是沼澤
我是鶴
飛過印度的寒冬
在噶桑寺的春季裡
我們雌雄豔舞
芬香如雲的雙翼
關閉黑夜
秘寫經書
詩一吟出,貝瑪如夢初醒,他決意建造一所印經院,而非土司僅管轄一方……
多年後,一個叫李簿的白族青年到來了。李簿從小喜歡字畫,既不願繼承父業從軍,也不願像幾位大哥一樣外出西門“闖關”去經商。他在國民黨某師大讀書時,曾讀到過一本關於世外桃源的書,根據他的推測,應該位於金沙江畔雲南藏區的某個地方,他一直想去。當父母在他畢業成年後,為他這個家中老六——最小的公子,隆重娶回一位裹著小腳、紅綢覆面的大家閨秀。那夜,李簿沒碰女人一個手指,天還沒亮,他就逃了。
李簿一路幾經周折,認識了中甸地區的商隊,他跟著商隊幾乎走遍了雲南藏區。最後,他終於來到了奔子欄地區大山深處的跍玉村寨。這裡,傳說有一戶土司的後裔,在金沙江岸迎著太陽的山崖上建起了一所規模宏大的印經院。印經院裡,有一位穿著百褶藏裙的女孩出沒,猶如女神般美麗……
那天李簿跟著商隊裡的巴桑大叔前往跍玉山寨的神湖朝拜,當他大步走向湖對岸,一抬眼望見湖畔,一女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