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 (第3/8頁)
高曉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領導,這就是個大問題。當時政策激進,時而右傾,時而“左”傾,因為他們經驗都不足。很多時候紙上談兵,指揮中國的革命,導致受到很大的挫折。總書記先後被捕、叛變等,出現了很多問題。所以到了1933年1月的時候,黨中央在上海,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
但這個時候,以毛主席為首的江西蘇區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尤其是在1929年蔣桂戰爭、1930年中原大戰等軍閥混戰時期。這些軍閥全力以赴地在打內戰,無暇剿共,毛主席趁機領導江西蘇區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已經有了像瑞金這樣的縣城,已經有了很大一塊地方,有了自己的政府,有了稅收,有了很嚴密的政府構架。所以最後黨中央決定,從上海搬進蘇區。
毛澤東同志當時在蘇區已經是黨的最高領導人,因為黨的中央都在上海,突然間從上海來了黨中央,然後來了一大群比毛澤東同志地位還高的黨的高階領導人,其實是一大幫年輕海歸。但是他們躍躍欲試,到了蘇區把毛澤東已經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東西奪來,然後毛澤東被架空了。黨政軍都被上海來的海歸把持,毛澤東後來回憶有一句話說:當時來鬼都不上門。就是大家都去搞那些激進政策,導致蘇區後來在反圍剿戰鬥中慢慢越來越艱苦,後來導致了失敗,才導致了長征。但到最後遵義會議,大家都明白了,才重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內的領導。但是革命永遠不是請客吃飯,歷史也不是幾筆就寫完。每一次革命,尤其是大規模的改天換地的革命,都會經歷很多反覆,起起伏伏。所以這是一次重要的黨中央搬家,以後慢慢走上了正軌。
第二次搬家是毛主席已經確立是黨的核心以後,1937年1月13日,大家想一想這個日子,1936年就是不到一個月以前的12月12日,爆發了“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實際上達成了三軍聯防,就是由楊虎城的陝軍(我個人一直不喜歡把楊虎城的那支軍隊叫西北軍,西北軍是有嚴格界定的,是以馮玉祥為首的國民軍序列,西北軍的主力是十三太保。楊虎城這支部隊即使叫西北軍,也是西北軍中的雜牌,應該叫他陝軍,不是真正的西北軍)、張學良的強大東北軍,以及紅軍,當時達成了三軍聯防的協議,共同改造國家,共同抗日。這個時候呢,張學良把東北軍佔領的延安讓給了紅軍,延安當然在陝北算是最富庶的地方。所以黨中央從搬進了日後成為革命聖地的延安,之後多年都在延安。在延安,我黨從一支弱小的軍隊,從一派雖然堅強但並不強大的政治勢力,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中國政治舞臺上舉足輕重的、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