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辣得好痛快。”
“這面真是絕了。”
“……”
六個混混一邊喊辣,一邊又叫爽,江西人果然有吃辣的基因。
徐穎趁機套話:“小弟初來乍到,不知本地規矩。附近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有哪些需要小心伺候?”
混混頭子笑道:“這頭號人物,自是咱們蕭四爺,城西到城南的牛馬(混混)都歸他管。普賢寺外的周老爺,也算一號人物,他女兒是都司老爺的第六房小妾。還有廣源門的劉老爺……”
一番打聽之下,套出不少訊息,但都是城外的市井情況。
吃完一碗麵,混混們鬧著沒吃飽,徐穎連忙讓夥計續面。這些傢伙飽腹之後,也不願給錢,只笑道:“掌櫃的,你這裡的面好吃,兄弟下回還來,今天就先掛賬。”
掛個鬼賬,明擺著不給錢。
徐穎笑道:“好說,好說,各位哥哥慢走。”
轉眼開店半個月,食客漸漸多起來,而且好些回頭客,六張桌子能坐滿四張。
與此同時,徐穎自己經常進城,在府學和縣學各種溜達。對外宣稱自己叫黃穎,是廬陵縣的秀才,父母兄弟都被反賊殺了,他只帶著幾個家奴逃出,輾轉來到南昌討生活。
徐穎本來就頗有才華,一來二去,竟交到幾個朋友。
然後……
“仲聰賢弟,這位是你的同鄉蕭舉人。”一個府學朋友幫忙介紹。
蕭譜允抱拳說:“鄙人蕭譜允,字信之。”
徐穎連忙回禮:“黃穎,字仲聰。”
蕭譜允問道:“在下天啟七年中舉,不知賢弟哪年進學?”
徐穎回答說:“崇禎四年進學。”
一個舉人,一個秀才,也扯不上什麼關係。
而且廬陵縣的進士數量,僅次於吉水縣,舉人、秀才更是數不過來,互相之間不認識很正常。
蕭譜允說:“賢弟,我在南昌辦了個‘還鄉會’,會員皆為廬陵、吉水、安福三縣的讀書人。明日便在普賢寺聚會,你也一起來吧,咱們應該齊心協力剪除趙賊!”
徐穎愈發心虛,硬著頭皮答應。
第二天,徐穎來到普賢寺,發現到場者竟有三十多人。其中舉人一個,秀才十三個,剩下的都是童生。
徐穎只敢說自己家在天河鎮,那裡屬於費映珙的地盤,位置偏遠應該碰不到“同村”。
“天河鎮也被趙賊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