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藤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還有什麼得罪的地方?”
來人道:“你都沒見過我,怎會得罪過我。”
檀櫟苦笑道:“是吧,我們無冤無仇,萬一我一個躲不開……”
來人道:“你要躲不開,那倒真是得罪我了。”
檀櫟張了張嘴,沒有反駁。他決定要儘量少說話。
來人是個女子。一個很年輕的女子,清徹的眉目和聲音都表明她不會超過二十歲。她裹著一襲嚴嚴實實的緇衣,戴著一頂黑色頭巾。這種打扮檀櫟只在一種人身上見過:尼姑。
一個素不相識的尼姑深夜到此,向他投擲三枚貝殼,此事完全超越了檀櫟的認知範圍。他這前半輩子由於好奇吃過的虧已經夠多了,所以對於莫名其妙的情況一概是先閉嘴,靜觀其變。好在對方行事作風完全沒他這麼謹慎,已經走過來看向桌上。
“原來這就是那串葡萄。”她說。
檀櫟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這是有人……借我的。”
尼姑看了他一眼,檀櫟立刻感到自己說了蠢話。“我知道。這是給你的報酬。但你能不能得到它,還取決於你能不能將達摩舍利尋回。”
縱使心裡有數玉闢寒今天肯定有備而來,檀櫟還是不免產生一種被算計的惆悵。“這事還不一定。”他負氣說。“再者這是供奉舍利之物,我怎敢據為己有。”
“這倒不見得,已經三百餘年過去,供奉此物之人早已輪迴不知幾次,也不會有人向你討要。達摩祖師更不會計較,只要靜德寺覺得物有所值,我覺得是沒什麼問題。”尼姑說。
“……敢問師父法號。”
“貧尼妙華庵無照。”尼姑說。“玉先生向可藏大師進言此事唯你可成,我覺得好奇,所以來試你一試。奪去舍利者非尋常盜匪,這你肯定知道了。如果你連這幾個貝殼都應付不了,”她做了一個意味不明、令人膽寒的手勢,“好在玉先生從無虛言。”
檀櫟唯有連稱不敢。“師父對此事似乎頗為關心。”
“我俗家姓連,”無照泰然自若地說。“靜德寺、妙華庵修建時,連家都曾盡綿薄之力。據說當年達摩祖師路過本城,曾到我家化緣,現在家裡還供著那個他喝過的茶杯。這次舍利現世,我回去翻找祖上記載,雖然只是斷簡殘章,當真有冷泉院特建靈塔,瘞埋舍利,供奉七寶云云。那地宮牆壁上寫滿了施捨人器物姓名,起出來的東西頗有一些是連家的,我父母甚感光榮,也商定舍利再葬之日,還要加倍供養。你和玉先生若真能尋回舍利,不要說靜德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