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續地寫完了。
孟則知一份份地翻看了過去,然後挑出其中四份來細細的讀了一遍,他不吝誇獎:“不錯,不錯。”
他抬頭看向譚正四人,臉上的欣賞之意越發濃烈,他說道:“你四人可願拜我為師?”
此言一出,眾人莫不是驚愕失色。
孟則知解釋道:“我乃新任武定州州學學正。”
“學正?”
幾人直接懵了。
譚正率先反應過來,撩起袍子跪了下去:“學生等見過學正大人。”
其他人這才反應過來,紛紛跪了下去。
“都起來吧。”孟則知一臉溫和,再次問道:“你四人可願拜我為師?”
聽見這話,譚正心跳如雷。
果然——
看孟則知的年紀,他起初還以為他是哪個大戶人家的公子少爺,怎麼也沒想到對方竟然會是州學的學正。
學正啊,說明孟則知最少也是個舉人出身。
要知道武定州已經十多年沒有人考中舉人了,所以州里各大私塾的塾師多是秀才出身,所教授的知識有限不說,除非他們給出豐厚的束脩,否則他們根本就不願意收他們,而且即便是收了他們,也不會盡心去教導。
——因為他們是商戶。
歷朝歷代都苛待商人,大幹朝尤甚。
只因當朝太|祖皇帝當年曾給商人做過馬伕,受過主家不少的虐待,所以他當上皇帝之後,就立即將商賈悉數打入賤籍,對商人加徵重稅的同時,又規定商賈及其子孫不得科舉,不得穿綾羅綢緞……
一直到先帝繼位,因為連年天災,國庫空虛,流民四起,朝廷為了從商人手裡多撈些錢,又不想把商人都給逼反了,於是就頒佈了一條新法令,允許捐資三萬六千兩以上的商賈的子孫參加科舉。
就這樣,譚正四人才有了進學的資格。
可即便如此,身份上的差距註定了他們難以融入到士人階層裡去,否則,憑他們一個秀才,三個童生,就不該窩在這個小竹林裡,而是該在山頂上,在隔壁,和那幾十個,上百個書生一起吟詩作對,開懷暢飲。
可是現在,機會來了。
孟則知年紀輕輕就能外放實缺,可見家世不俗。
若是能拜得他做老師,起碼在武定州,肯定是不會再有人拿他們的出身做文章了。
而且這麼一算,州學裡的那些前程遠大的生員們豈不就都是他們的同門了。
這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