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流年,時光未央(完結) (第4/9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五年中,唐治雖然主抓文教,但是對於軍事的改革,一直在進行鋪陳與疏導。
朝中有樓士德、蒙寒空坐鎮,隴右的李家成了唐治的忠犬,盧家徹底敗亡,賀蘭家和楊家是皇帝的鐵桿,軍隊已經牢牢控制在這位年輕天子手中。
在第七年的時候,唐治著手對各地節度使進行改革了。
隴右顧沐恩、河西賴觀復,是率先響應朝廷的。
唐治將隴右、河西兩地節度使,改成了類似軍區一樣的存在。
節度這個職務,還是節度,但軍政財民法分開了,軍就是軍。
以前只所以一攬子交給節度使,是因為一逢戰事,戰區長官必須擁有對地方上一切管轄權,否則來不及請旨,來不及調撥,會出問題。
唐治不是簡單地改回去,他對於這些特殊地方的各種制度也進行了改良。軍政財民法是分開的,戰時當地升級為戰區,各方面官吏,俱皆聽從節度使排程。
但是,這些官員的任免,完全控制在朝廷手中,戰事一旦結束,這些人與節度使的從屬關係也立即結束。
同時,節度使也不能專職於一地,甚至幹了一輩子,親信遍地,不是他的兒子繼承節度使,就要出亂子的情況也不能出現了。
最多八年,節度使必須輪換。
一系列的制度,既保障了節度使的權力和地位,又最大程度地削除了隱患。
這個時代,敢於造反的節度使本也沒有幾個,如今朝廷又是蒸蒸日上,國力益加雄厚,誰敢對抗朝廷。
況且,賴觀復、顧沐恩,還有江南節度賀蘭崇胤,還都乾的有聲有色,唐治的軍事改革,自然也就無比順利了。
江南這邊,遵照唐治的吩咐,顧沐恩把絕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建設水師上。
前期的時候,這麼燒錢,其實阻力是很大的。
朝野都有大量的人反對。
但是在第五年的時候,唐治覺得是時候把水師拉出去遛遛了。
水師這一趟出去,可不只帶著勁弩長矛,還帶了江南士族派出來的大批精明的商人。
在第六年五月中旬的時候,船隊回來了。
走了半年的船隊,帶回瞭如山的財富。
一切雜音,瞬間消失。
這個年代,可沒有什麼腐儒,而且恩威撫遠的理念,是深入民心的。
既然出海大大地有利,江南很多的反對者,立即變成了瘋狂的擁戴者。
唐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