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 古來征戰虜不盡 (第4/5頁)
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師,“馬邑之謀”遂以失敗告終。而作為雁門豪族聶氏因得罪匈奴,又未能助漢軍達成戰略,遂之後歲月裡逐步衰敗,直至連後代都改名換姓以求自保。
張遼身為聶壹後人當然覺得這樣結局對他先祖很不公平。馬邑之謀雖事敗,卻終究是結束了大漢立國之初對匈奴奉行和親政策,同時也拉開了漢匈全面戰爭序幕。聶壹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聶壹後人不能就此沉淪下去。故而就算之前何進、董卓、呂布帳下蹉跎了數年,張遼都從未放棄過心中“封狼居胥”夢想。而此刻他是深信自己定能達成先祖未能完成遺志,因為他張遼這一次終於找到了一個值得信賴主上!
隨著張遼兵馬越過一箭之地石標,長城上兩排長號頓時仰天而起,用嗚嗚齊鳴來迎接遠歸將士。張遼旋即一揚馬鞭指著前方高聳長城,向身旁一個年約四十中年男子說道,“閻校尉,瞧,齊侯正城上。”
眼前這個與張遼並肩而馳中年男子正是烏桓校尉閻柔。此人幽州可算是個家喻戶曉傳奇人物。據說閻柔本是燕國廣陽人,年少時曾被烏丸、鮮卑擄去塞外,誰知他後來非但沒客死他鄉,反而憑藉自己機警博得了胡人信任。由於閻柔烏桓、鮮卑各部間頗有名望,又是個漢人,所以頗受關內諸侯器重。他先是被漁陽太守鮮于輔等推舉為烏丸司馬,後又與袁紹結成了親家。哪怕是遠許都曹操也官渡之戰時,借天子之名封閻柔為烏桓校尉,賜爵關內侯。不過無論是對閻柔有知遇之恩鮮于輔,還是他女婿袁尚,亦或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閻柔採取態度都是聽封不聽調。但這一次面對與他無親無故,無恩無德齊侯蔡安貞,閻柔卻不得不離開他領地,親自來代郡覲見這位女諸侯。
閻柔會做出如此選擇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縣官不如現管。經過一年多觀望,閻柔可算是好生見識了一番張遼與龐統手段,心知此二人絕非之前公孫瓚、袁熙之流可以比擬。加之田豫又數次來信勸他向蔡吉投誠,於是權衡了一番利弊之後,閻柔親手燒了高幹送來書信,轉而隨張遼來到了代郡。他之所以會拒絕跟隨高幹起事,一方面是他並不看好高幹能力,另一方面也與袁譚棄父而逃惡名有關。閻柔看來一個人若是連自己父親都能出賣,那他也能出賣其他任何人,加之鮮卑人又素來以武為尊,不講信義。多年來北地生存經驗告訴閻柔,與這等無信無義之人結盟,終結果只能是身敗名裂。
此刻望著城上一抹靚影,閻柔忍不住由衷感嘆道,“未曾想齊侯竟如此年輕。”
“閻校尉切不可因吾家主上年輕便小覷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