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邦華歸京 (第2/3頁)
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代表的利益,就是江南諸省治下,以官紳、商賈等為首的核心利益,有任何不利於他們的,都要設法擺平才行。
“韓元輔?”
見韓爌沉默不言,畢自嚴皺眉說道:“當前大明國庫空虛,朝廷所臨處境,又是這般的複雜。
既然國稅處的設立,能幫助國庫開源,能釐清鈔關之事,畢某倒是覺得,應當叫那管紹寧多做些事情才行。”
韓爌:“……”
雖說畢自嚴在一些觀念上,對東林黨所宣講的思想,心裡還是比較認可的,亦不乏部分好事之人,將畢自嚴歸於東林黨之內。
可實際上啊……
說是,也算是。
說不是,也不是。
不過大明財相畢自嚴,跟一些東林黨人,私底下交情不錯,這個是沒有錯的。
大明有此複雜特殊的情況,錯的不是這個時代,錯的是黨爭風氣的影響,使得步入仕途的官員,喜歡以派系來分,好行抱團取暖之事,畢竟誰都不能保證,在這官場上,一直都能順風順水。
……
外朝這邊紛擾不斷,不過卻沒影響到內廷。
彼時的乾清宮。
“李卿,先前涉及山西之事,你坐鎮處置的很好。”
崇禎皇帝面露笑意,看向眼前的李邦華,說道:“若非有你們在山西,恐不知還會生出什麼亂子。
就肆虐的流寇勢力,一旦知曉山西之亂,那必然會大舉侵掠山西,到時整個山陝之地,必將亂成一團啊。”
“陛下謬讚了,這些並非臣等之功。”
李邦華作揖行禮道:“若非有陛下之決心,恐整頓山西官場,不會取得當前的成效,山西也不會盡快平亂。
只是陛下……在山西那邊,所追查的地方官較多,縱使是吏部這邊,增補不少官員,以補上空缺,可山西……”
聽著李邦華所講這些,崇禎皇帝便知曉李邦華的心裡,在擔心一些什麼,畢竟當前陝西那邊,是那樣惡劣的局勢。
一旦說有大批流寇叛軍,侵掠進山西境內的話,恐針對流賊的平叛勢頭,就將會變得更為被動。
這也是李邦華先行歸京,而劉鴻訓暫留山西,處理掃尾事宜的原因吧?
山西這次鬧的動靜很大,牽扯到的層面很多,甚至治下的晉藩、代藩一事,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張之極雖說兼領理藩院尚書,不過有很多事情,並非是特設一個新衙署,就能立時得到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