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事實上,沒有財政危機的大明朝廷,或許在朝堂上依舊存有風波和謀算,然這個僵化的體制,依舊是能運轉起來的。
或許這個效率慢了些。
不過跟原有時間線相比,崇禎皇帝心裡還是較為滿意的。
真要進行比較的話,此間,在崇禎二年就進犯大明關內的建虜,依舊在京東一帶肆虐,為確保京畿安定,確保江山不傾覆,大明君臣想方設法的抽調援軍,以此抗擊建虜,想驅逐走建虜。
而那樣所形成的連鎖反應,就是持續削弱大明國力,透支戰爭潛力,叫山陝叛亂變得愈發糜爛。
好在這一切在崇禎皇帝的謀劃下,歷史程序下的那種不利格局,詭異的互換了角色,時下建虜這邊,反被大明一點點削弱著戰爭潛力。
哪怕成效慢了點。
可這一正一負之間,卻也在給大明爭取喘息時間。
大明,終究是傳承了兩百餘載,累世積攢下的弊政和毒瘤,多是盤根錯節的存在,即便擁有先知先覺的優勢,也不可能在一年半載間,就能實現逆風翻盤。
這不現實。
崇禎皇帝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穩住先前的亂局,叫大明在相對平穩下,一點點的做出改變。
朝堂上的文官群體,一些人不是想黨爭嗎?
好啊。
想鬥就繼續鬥吧,一切有內閣頂在前面,要是做過分了,那就架著內閣在前撐著,崇禎皇帝先起底北直隸等地再說。
就大明現有的這個爛攤子,真叫崇禎皇帝全盤去管,時間和精力都被牽制住了,想慢慢謀改佈局,根本就實現不了。
“韓卿啊,從都察院尊奉朕的旨意,明確派駐監察制度,修訂完善京察大計制度,朕就一直在等卿家的奏疏。”
崇禎皇帝面露微笑,看著神態憔悴的韓繼思,讚許道:“朕果真沒有看錯卿家,這些差事做的都不錯。
尤其是派駐監察制度的明確,這朝中的有司衙署,效率明顯提高不少,朕心甚慰啊。
包括李卿奉旨整肅山西官場,能揪出這般多貪官汙吏,這其中亦有都察院一份功勞,這些朕都在心裡記著呢。”
“為陛下分憂,乃臣之本分。”
韓繼思聞言,忙作揖道:“不過陛下,在這些時日,都察院內部起了一些爭執,認為派駐監察……”
“起爭執是正常的,朕相信韓卿,能平穩好都察院的局面。”
見韓繼思向自己倒苦水,崇禎皇帝笑著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