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不氣惱,撩了撩袍袖,看著王洽他們,說道:“大明各地的實際情況,朕不去多言,諸卿心裡也都清楚。
你們所說的這些,朕若是沒有考慮到,就不會叫軍機處這邊,先小範圍的去試行調整了。
這件事情的推行,至少要透過十年的試行和摸索,才能逐步的形成,難道這這一年限之內,朕和諸卿,就不能解決所謂藩鎮割據的情況?
難道維繫一支定國安邦的軍隊,就必須要全面採用募兵制嗎?
朕想問問諸卿,若是不走這一步的話,那多數無用的衛所,平白佔著大量的屯田,非但不能給國庫提供賦稅,相反還要朝廷養著他們,以後的大明財政會怎樣?”
在這東暖閣內,迴盪著崇禎皇帝的反問,王洽、周延儒他們,都陷入到沉思之中。
對待天子所講之事,很多道理他們都明白,可是做這樣的事情,所產生的影響和風波,實在是太大了。
一旦說朝野間知曉此事,那後果不堪設想啊。
“陛下,臣斗膽詢問一句。”
王在晉走上前,作揖道:“陛下所書的這些構想,是打算用天雄軍、忠勇軍、勇衛營等部的方式,在地方上進行實際鎮守嗎?”
“不全是。”
崇禎皇帝想了想,皺眉道:“現在朕還不能都講出來,連整頓衛所之事,都沒有形成相應的成效,就算是講出來,何用?
拋開別的不談。
就說北直隸這邊,有拱衛京畿的薊密永三協駐軍,有拱衛京城的三大營,朕想要問問你們,那一些非必要的京衛,繼續留著他們何用?
不要拿著太祖高皇帝,成祖皇帝他們御極之時,去跟朕現在御極的時期相比,這是不一樣的。
倘若北直隸治下,那些非必要的衛所,能像天津三衛那般,被逐步的裁撤掉,僅僅是編入各地的官田,就能增加不少田賦,更別提每年要調撥給他們的糧餉,這一收一支加起來,能給國庫減輕多少負擔?”
天子所講的這些話,所算的這筆賬,叫王洽、周延儒、黃立極他們沉默了,的確,若能探索出全新的軍隊制度,那的確能給大明減輕不少負擔。
可是他們實在想象不出,究竟是怎樣的軍隊制度,能合理,平穩的逐步替換掉,現有的軍隊制度。
但是李邦華和王在晉二人,卻想到了一些。
以西苑講武堂,隨軍講武堂為首的武將培養體系,只怕在以後的年限中,將肩負起越來越重的職責。
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