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底,咱們是大明勳戚,與國同休。
現在朝廷遇到難處了,陛下想解決財政危機,不得已之下,拿出皇莊名下田產,來作為錨定物,以支撐所售債券。
若是等國稅處對外發售債券時,咱們能‘砸鍋賣鐵’的購買一批,那到時是否能贏得陛下信賴?”
看著徐允禎似笑非笑的神情,直覺告訴朱純臣,這廝肯定還藏著事情,不然就依著他那樣的性情,斷然不會拿出真金白銀,來換取陛下的信賴的。
畢竟定國公的爵位,乃是世襲罔替的,說句不好聽的,就算大明治下再怎樣亂,只要大明不亡,那跟他就沒有關係。
“說說你這樣做的理由。”
朱純臣雙眼微眯,端起茶盞,看了眼徐允禎,隨後道:“別拿搪塞旁人的話,在這裡搪塞本公。”
說著,朱純臣呷了一口茶。
這老狐狸,還真是不好騙。
徐允禎心裡暗罵一聲,隨後笑道:“也就是成國公,那本公就挑明說吧,此事若是能做成,贏得陛下信賴的話,那咱們到時就能哭窮,向陛下表明自己的忠誠。
且不說能否擢個一官半職吧,但叫陛下允准咱們,到天津籌措一支船隊,那保準是沒問題的吧?
就在前些時日,本公的一個門人,從天津那邊回來,言天津知州陳延生,接見了不少的西洋蠻夷。
其中有不少是西洋海商。
陛下對待開海一事,表現得極為重視,那陳延生更是陛下的死忠,若是本公沒有猜錯的話,要不了多久,天津這個地界,只怕真的要變天了。”
朱純臣雙眼微眯起來,陷入到沉思之中,天津開海是得天子允准的,不過一直以來都是不溫不火的。
再加上朝堂這邊,近幾個月風波不斷,這使得很少有人關注到天津,不過賦閒在家的徐允禎,包括一些私下產業諸多的勳戚,可沒少關注這個地界啊。
“絲綢,瓷器,茶葉這些,深受西洋蠻夷的追捧。”見朱純臣沉默不言,徐允禎向前探探身,繼續說道。
“本公先前打探到一些訊息,就咱們大明的這些所產,出海到南洋那邊,轉手就是十倍的暴利。
若是航行的再遠一些,那價格就更高了。
咱們在朝堂之上,是否能爭取到話語權,其實真的不重要,唯有這個真金白銀啊,那才是真的啊。
若是能得陛下的允准,咱們前期跟西洋蠻夷合作,等摸清楚相應的海圖後,那咱們就可以自己單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