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宗藩族裔,叫他們明宗法禮制,別在就藩地那般肆意妄為。”
說著,對眼前這份裁撤京衛所明的成果,進行圈閱,隨著部分京衛的裁撤,這使得國庫的壓力,隨之也減少一些。
儘管不多,但蚊子腿上的肉,也終究是肉。
更何況裁撤掉部分京衛,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崇禎皇帝會逐步謀改軍制,叫大明軍隊所堆弊政革新。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
韓爌卻作揖規諫道:“叫各地宗藩族裔,進京到宗學進修,這會給朝廷增添負擔,甚至危害社稷根本啊。
京城乃大明中樞所在,哪怕是進京的宗藩族裔,皆是各地宗藩子嗣,也會產生很多不好的影響。”
“怎麼不可?!”
崇禎皇帝擱下御筆,皺眉看向韓爌,說道:“當初朕御極登基時,就叫內閣這邊,明確約束宗藩的事情。
可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後日,最後不了了之了。
除了內閣這邊。
禮部、戶部等有司衙署,對待宗藩這件事情,態度也是如此。
難道非要等到宗藩之事,出現什麼大麻煩,大問題,朝廷才要後知後覺,想著怎樣解決此事嗎?”
其實說起來,大明文官群體,對待宗藩這一特殊群體,所採取的是既提防又放鬆,一切只因其中摻雜了利益。
每年國庫這邊,對大明的宗藩族裔,都會調撥一筆宗祿銀子,用於各地宗藩和族裔,發放他們所得。
只是這筆宗祿銀子吧,還沒有離開京城呢,就少上幾成,沿途經過各級地方,又會少上幾成,最後經各地宗藩去發,這導致很多的底層宗室,根本就拿不到多少宗祿,或者乾脆就沒了。
崇禎皇帝創設理藩院,分走禮部、戶部等有司衙署,涉及宗藩的相應職權,集中到理藩院名下,目的就是斬掉這些弊政。
大明宗藩族裔的宗祿銀子,由理藩院實際發放,且鑑於當前困境,停發掉了宗藩的宗祿銀子,只給底層宗室發宗祿銀子。
“朕叫你當內閣首輔,不是關注這些小事的。”
崇禎皇帝皺眉說道:“對待宗藩的態度,有朕這個皇明大家長,朕想要怎樣處置,就怎樣處置。
內閣這邊,所積壓的那些政務,你都帶頭解決了嗎?
誰告訴你說,開設宗學,就會給朝廷增加負擔?凡是進宗學的諸王子嗣,必須繳納銀子才行。
至於底層宗室的子嗣,這筆開支由內帑進行調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