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治理河道他們懂嗎?
梳理財政他們懂嗎?
籌建產業他們懂嗎?
規劃建設他們懂嗎?
斷案判案他們懂嗎?
大明黨爭不休的根源,一個是利益使然,一個是思想守舊,這就像是兩座大山,不是輕易就能剷除掉的。
所以崇禎皇帝要逐步的撬動根脈,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革新大明的意識形態,徹底改造大明教育。
“啟稟陛下,京師大學堂所開諸多學科,相應教材皆已編撰完畢。”
李之藻眉宇間難掩激動,拱手作揖道:“尊奉陛下當初所定旨意,從初階、到中階、到高階,各個層次的教材,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時下直隸所轄皇莊,開設的那批小學堂,將初階的各類教材,都刊印並傳授相應知識。
現在京師大學堂這邊,有各學科的教員129人,招募生員276人,讀書人431人,算是初具規模了。”
都過去半年多的時間,才招募這麼一點人,未免太少了吧。
崇禎皇帝眉頭微蹙,他心裡也清楚,在大明發展新學科,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沒想到困難成這樣。
就這麼一點讀書人,只怕多數都是科舉無望,或家境貧寒的群體,只怕部分學科,所進修的讀書人更少。
教育不能形成規模,就無法以量變形成質變,更別提邁向井噴式發展了,這可不是崇禎皇帝想要的。
不過各領域學科的教材,由易到難都編撰起來了,這代表著只要加大投入,就能吸引更多的群體進來。
現階段還不是給予京師大學堂,等同於國子監地位的時候,畢竟真要這樣做的話,只怕會引起文官群體的反撲。
有很多謀劃和部署,都在穩步向前推進中,崇禎皇帝不允許秩序出現混亂,那對後續的發展沒有益處。
“這些在學堂的讀書人,有多少是有潛力的?”
崇禎皇帝收斂心神,看向李之藻說道:“按理來說,京師大學堂的待遇不錯,為何進學堂的讀書人,會這般的少?”
李之藻臉上的笑容沒了,“有潛力的讀書人,可能只有不到兩成,剩下的那些讀書人,只能學到一些皮毛。
京師大學堂的待遇是好,可是終究不能參加科舉,所以很多人都望而卻步,臣等也在絞盡腦汁,想招募更多的讀書人。”
李之藻所說的這些,是很現實的事情,對大明的讀書人來講,不能參加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