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並沒有此等衙署,什麼事情都要摸索著來。
朕也有足夠的耐心,看著溫卿將此事做好。
不過周卿也知道,朕一直都很重視吏治整頓,風氣整頓,畢竟這些事情做不好,那徇私舞弊、以權謀私、僭越法紀等腌臢事,就會層出不窮。
既然做了大明的官,那就要在其位謀其政,不然吃著大明的皇糧,拿著大明的俸祿,算怎麼回事?
所以朕想叫周卿在內閣這邊,主抓吏治新規,和都察院左都御史韓繼思,一起儘早將此事完善。”
周延儒:“……”
吏治新規很早就在朝提出,並且付出相應的行動,不管是責任制和追責制,還是向有司衙署派駐監察御史,亦或京察大計,再或者不定期向地方譴派巡察御史等事,隨便拎出來一件,都是得罪人的差事。
從韓繼思提出吏治新規後,朝堂之上就沒有不罵他的,錯非是期間發生的事情太多,早就在朝形成倒韓風潮了。
現在天子重提這件事情,周延儒就清楚吏治新規一事,在今後很長時間內,都會在朝立穩腳跟。
想起先前北直隸治下各府州縣,在韓繼思試行帶隊巡察,所上疏彈劾的那批罪官,巡察差事他們都察院辦了,但扛雷的卻是內閣和吏部。
要不是崇禎皇帝的冷處理,對朝中部分言官御史,包括有司大臣,上疏彈劾韓繼思所為,悉數都留中不發,只怕倒韓風潮也就形成了。
“卿家,可是有什麼顧忌嗎?”
見周延儒不言,崇禎皇帝故作疑惑道。
“臣……謹遵上諭!”
周延儒忙作揖應道。
儘管心中有著諸多顧忌,但周延儒也清楚這件事情,他沒有別的選擇,畢竟到了內閣這邊,若是不能主抓一些具體政務,那就沒有權力可言。
同樣都是內閣群輔,像畢自嚴、徐光啟他們,跟何如寵、周道登這些人,是一個性質嗎?
不一樣!
這就是崇禎皇帝的手段。
一個上下思想一致的內閣,並非是崇禎皇帝所想要的,韓爌的確是內閣首輔,的確是權柄多了不少,但相對應的內閣次輔,內閣群輔這邊,也都會得到相應的側重,不叫韓爌在內閣一家獨大。
“皇爺,遼前和東江鎮兩地,呈遞密奏。”
王承恩手捧奏疏,快步走進殿內,在周延儒詫異的注視下,低首道。
“呈上來吧。”
本想著再敲打周延儒一番,在得知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