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盧象升端起茶盞,呷了一口,輕嘆道:“但是這大明的官場啊,不像你所想的那般簡單,很多事情,是靠一個人所不能解決的。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賑災行署現在所做諸事,倘若沒有諸多計程車子,願意吃苦耐勞,待在最底層,去做著他們要做好的事情,你覺得現在的北直隸,能有當前的改變嗎?”
“撫臺教訓的是。”閻應元拱手作揖道:“是學生孟浪了。”
“呵呵~”
盧象升笑著擺手道:“你這不叫孟浪,是心懷天下,你們這批士子,能腳踏實地的選擇做事,都是大明的希望。
從收容流民災民,到籌建官辦諸廠,到籌建馳道建設,到整修水利建設,到籌辦地方學堂……
這所做的樁樁件件,有哪件是簡簡單單就能做好的?
沒有。
你們常說本撫承受很大壓力,但你們所承受的壓力,又何嘗小了呢?
自始至終,本撫都沒有聽到撂挑子不幹的話,私底下講幾句抱怨之言,這都是人之常情啊。”
回想起這些時日,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方以智,陳子龍,夏允彝,李巖、宋獻策、牛金星、顧君恩、堵胤錫這批士子,在賑災行署充當吏員,在所設各個衙署,所經手去做的種種事情,盧象升的心裡就充滿感慨。
短短不到一載的年限,從先前的心浮氣躁,舉止尊貴,到現在的腳踏實地,親民近民,他們的改變,盧象升全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閻應元這批士子,每個人所肩負的職責,所做的事情,都是盧象升認真考慮後,才逐一調整明確的。
盧象升心中也清楚,像方以智這些人,是什麼復社出身,包括後來的堵胤錫,跟東林黨有些干係。
但是盧象升始終銘記崇禎皇帝所講,要求同存異,不要以出身來論一切,要叫他們去基層摔打,對待每個人,都要抱著好的態度,去引導,去培養,要讓他們透過實踐,去完成自我辯證。
現階段的復社也好,一些東林黨的後進之輩也罷,或者跟東林黨有千絲萬縷聯絡的,只要是年輕計程車子,崇禎皇帝都願意去積極的培養他們。
不叫他們去京城這邊,就是為了隔絕他們跟官場的聯絡,這批年輕計程車子,終究是沒有步入仕途,沒有沾染上那些不好的東西。
大明的讀書人群體,特別是年輕一代的,都有較強的浪漫主義色彩,誰還沒有年輕的時候呢?
心裡存有美好的憧憬和幻想,是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