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一波又起(上) (第1/3頁)
天河戀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灰風大姐自信的話語以及我親身體會到的事實中,我已經確信:我父母口中不堪至極的希羽組研究所已經發展到了嚴重超出他們的理解範圍——希羽組研究所絕對不是什麼“資本主義的小溫床”、“壓榨科研人員的血汗工廠”。
事實上,希羽組研究所不僅可以向國內其他科研單位放外匯貸款,甚至還能以不到一百人的規模,擁有來自四個國家的十多個提供全額獎學金的公費出國留學名額。
這意味著透過希羽組走出國門的留學生在正常情況下,完全不用像其他的留學生一樣在海外擔心錢不夠花。
如果我的父母知道這樣的名額不僅不需要進行常見的爭搶(夏希羽戲稱為“爭寵”)甚至動用陰謀詭計,反而還需要進行共同討論、進行認真而審慎的選擇,以及必要的謙讓,我一定可以確定:父母肯定會想盡辦法透過我的渠道,往研究所裡塞人。
然而,我在知道這件事後,在這天其餘的時間裡,卻發現我周圍的很多人都對拿著名額出國不感興趣:
有的說擔心外國不安全,不願意在安全方面給國內和希羽組方面增加負擔,所以不去;
有的擔心自己會把太多時間放在研究之外的事務上,導致意志不夠堅定的自己無法完成學業,因而不去;
還有的甚至擔心出國之後再回國,可能導致無法適應研究所內外日新月異的生活,最終選擇不去。
總之,這些同事拿出的理由既不包括經濟問題,也不包括語言和文化問題——他們竟然隱隱有些想要挑選和互相謙讓的意思。
在見過大學裡其他同學們爭搶出國名額甚至為此鬧出各種糾紛之後,我一想到希羽組的其他同事們展現出了這種態度,就覺得匪夷所思,彷彿自己不處在現在這個與發達國家有至少三十年的差距的中國似的。
——薛若琳,1983.11.6】
“櫻國方面,東京工業大學的高野道夫的為我們開放了每年2個研究生名額,還有東京大學的每年2個名額。”
“法國方面,伯納德·羅伊教授那邊也給了每年2個研究生名額,還有現居巴黎或者馬賽等大城市的十幾位數學和工程學教授也都可以不定期地談出一些名額。”
“美國方面,扎德教授也提供了每年1個名額,薩蒂教授在內的另外兩位教授加在一起可以給我們每年留2個名額,但按照研究所這邊的計劃,美國方面的所有名額都只開放到1985年底為止,並且要求所有攻讀者必須在1988年12月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