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堪雖然很不想承認,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方孝孺真的老了。
見陳堪依舊沉默,方孝孺不由得灑脫一笑,笑道:“老夫來問你,算是問道於盲了。”
陳堪臉上扯出一個難看的笑容,回道:“其實老師可以試試,就算陛下不願放您走,最起碼也能表明您的態度。”
“算了算了,老夫就是隨口一提,就算陛下真的願意放老夫,老夫還捨不得走呢。”
方孝孺回了陳堪一句,師徒二人便再次陷入了沉默。
這個話題,其實沒什麼好聊的,師徒二人心中都很清楚結果會是怎麼樣。
朱棣不可能放方孝孺離去,接下來的大明將會有大變動,不管是遷都,還是分封,對於朝堂來說,都是大地震。
朱棣還需要方孝孺這顆定海神針來替他穩住朝堂。
方孝孺也不可能就這麼放棄一切灑脫離去。
大明朝好不容易有今日的,眼看盛世將臨,方孝孺又怎麼可能眼睜睜的看著一系列的變動將大明打回原形呢。
說到底,方孝孺和陳堪不一樣,陳堪心中對於皇權也好,對於大明也好,心中其實是沒有什麼敬畏之心的。
所以他可以毫不猶豫的和朱棣攤牌,可以對外大言不慚的說他將來要出海養老,更可以毫不猶豫的選擇扶持船隊打通去往澳洲的航線。
方孝孺是土生土長的大明人,他接受的教育也好,生存的環境也好,已經將忠君愛國這四個字刻進了他的骨子裡。
他不可能離開君王,也不可能離開大明。
二人雖是師徒,但並非一脈相承,二人從任何一個方面都不可能達成什麼共識。
方孝孺在陳堪的房間裡枯坐了好一會兒,有些意興闌珊道:“罷了,老夫走了,你好好休息。”
陳堪點點頭,起身將方孝孺送出門外,回到床上躺下之後繼續開始了頭腦風暴。
以目前的局勢來說,他現在是無官一身輕。
但該做的事情還得做。
他憤然辭官,無非是在和朱棣慪氣。
慪氣歸慪氣,因小失大從來不是陳堪的風格。
一陣頭腦風暴過後,陳堪緩緩陷入了沉睡。
不知不覺,時間來到九月,一路奔波的送葬隊伍也終於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
寧海縣大佳何鎮溪上方村。
溪上方村,顧名思義,便是在一條無名小溪的上游形成的村莊,但百姓們更喜歡叫這處村莊為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