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節 (第1/4頁)
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鄭氏的封號乃是一品寧國夫人,當以諸侯正妻之禮下葬,所以靈車乃是四匹白馬所拉。
至於陪葬的東西,墓內的其實沒那麼多講究,無非就是一定數量的金銀瓷器,陶俑,玉玦,絲綢布帛之類的。
到了明朝,厚葬之風已不如古時那般濃厚,因為大家都知道了厚葬容易被盜墓賊光顧。
所以這些東西的數量不多,只是每樣一點,以全禮儀。
反倒是墓室外面的東西比較講究。
比如石馬,鎮墓獸,石像生,這些東西就是真正的身份象徵。
別人一看墓前擺放的這些東西,就知道墓主人是個什麼身份。
陳堪和方氏兄弟迅速檢查了一番,確認沒有什麼遺漏之後,便回來覆命。
“老師,沒問題。”
聞言,方孝孺點點頭,朝鄭聲說道:“那便有勞原祥遣人先將隨葬用品送至寧海吧。”
“這是自然。”
鄭聲回了方孝孺一句,迅速對著身後的一眾屬官招招手吩咐幾句,隊伍便迅速分成了兩撥人。
一波留在方府處理喪事,另一波則是負責運送隨葬品出城。
聖旨下達,沒有人敢拿這些事情開玩笑,所以不管是留在京師的官員和太常寺樂師,還是負責運送隨葬品的官員,全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葬禮被禮部帶人接手了,便沒有方府之人什麼事情了。
當然,孝子披麻戴孝守靈這是個繞不過去的過程,所以陳堪和方氏兄弟又回到靈堂。
院子裡,悽婉的哀樂響徹天際。
靈堂之中的眾人也不由得悲從中來,尤其是方氏姐妹,更是忍不住嚎啕大哭。
八月十五,中秋節,今年京師的中秋節與往年格外不同。
在朱棣的聖旨沒有下達之前,除了官面上的人物和街坊鄰居知曉方孝孺的髮妻去世的訊息,百姓們大多數其實是不知道的。
但隨著聖旨明發天下,百姓也不好得像往年一樣慶祝中秋佳節了。
所以,今年的中秋節,大多數人都是在一個比較壓抑的氛圍之中度過。
百姓們也只是關起門來在家裡吃了頓團圓飯,這個節日便算是過去了。
八月十六如期而至。
一大早,前來替寧國夫人送葬的賓客便差點將方府的門檻踩斷。
來的賓客之中,有朝廷的官員,有大明的勳貴,但更多的則是知道訊息從四面八方趕來計程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