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試驗 (第3/4頁)
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裴凜之答應下來,“郎君要順便去一趟縣衙嗎?姚陶已經將學塾的事處理得差不多了,等你下一步指令。”
“那就去看看吧。”
姚陶為官十餘載,早已熟知了官場的一套,每每來了新上司,無外乎都要弄點新政來彰顯其能力與手段,比如修城牆、修官道、修水利、修官學等等來樹立政績。
但他從未見過蕭彧這樣的,一來便要減免賦稅,進行募兵;再在全州範圍內修學塾,還是自掏腰包;還要推翻原來的選官制度,要進行選拔考試;這剛剛又查封了所有的妓館。
他所提的種種,無一不是在打破陳規。有些方面姚陶也並不太認同蕭彧的做法,但作為下屬,他已經習慣於聽令,上司說什麼,便遵照去做好了。
畢竟關閉妓館,損害的也就是少數人的利益,並不會引起太大的不滿。
蕭彧到了縣衙,姚陶便將公文呈上:“這是下官日前統計的學塾數量以及報名學塾夫子的名單,請殿下過目。”
蕭彧仔細看了,珠官縣轄下人口八萬多,共需建學塾二十四所,通常都是三四個自然村建一所,有的是兩個村建一所。人其實不多,主要是太過分散。
蕭彧說:“儘快招募工匠,修建學塾,趕在明春三月前完工,學塾預備在三月初一開學。同時也要開始招收學童了,六至十二週歲皆可報名,年齡偏大一些的願意來也可,不拘男女。”
姚陶說:“下官遵令。”
報名學塾夫子的人一共是三十三人,也就是說,一個學塾能分配到一至兩名夫子。當然,報名的人中並非所有都適合當夫子。
蕭彧說:“回頭你將這些人都約過來,我要逐一面談。”
老師是思想傳播者,他們種下什麼思想種子,就會發出什麼樣的芽來,這將關係到崖州的未來,再說得有野心一點,甚至是關係到神州未來的走向,所以他不能不重視。
姚陶說:“這些人均參加過九品中正制,道德品質都應是能過關的。”
蕭彧點頭:“我知道,但還是需要面談一下。”甚至他還想對這些人進行統一的培訓,太過冥頑不靈的,還是不要誤人子弟了。
“下官遵命。”姚陶抱拳拱手,“還有一事要請示殿下和小公爺,殿下所需的宅子已經找好,殿下要去看看是否滿意,可還有需要整改的地方?”
裴凜之說:“已經找好了嗎?那我們便去看看吧。”
姚陶說:“已經找好了,就在城東,下官陪殿下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