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岐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是馬上皇帝,可與此同時也是個飽讀詩書之人,儘管內心深處並不以為陳子明所言的便是真理,無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乃是帝王之術,古今如一,屬於可做不好說之事,正因為此,太宗是斷然不會在此句讀上跟陳子明辯論上一番的,當然了,真要辯,依太宗本人的才學,怕也難從推理上來壓服陳子明,且又不願這等爭執再這麼沒完沒了地持續下來,有心趕緊揭過此事,這便笑著誇獎了陳子明一番,打算就此為陳、殷之爭畫上個句號。
“陛下謬讚了,微臣惶恐,若能得陛下週全,微臣三生有幸焉。”
陳子明本心裡就不願在這等時分跟殷元等人糾纏不清,之所以強硬對抗,根本目的還是想著娶汝南公主過門而已,這一見太宗有心結束爭執,他自是不願反對,先是謙遜了一番,而後便緊趕著又提出了前議。
“嗯,朕……”
雖說內心深處並不見得認同陳子明先前的句讀之推斷,可一番考校下來,太宗卻是認可了陳子明的才學,有此文武全才之駙馬,太宗也真沒啥不滿意之說,張口便要給陳子明一個肯定的答覆。
“陛下且慢,臣有話要說。”
在場諸多重臣中,要論誰最恨陳子明麼,斷然不是與陳子明最早結仇的殷元,而是侯君集,無他,這廝心胸最是狹窄不過了的,這不,一聽太宗有就此準了陳子明之請的意思,他立馬便跳了出來。
“唔,卿家有話便說好了。”
只一看侯君集的架勢,太宗便知其要說的是甚,不過麼,卻並未出言制止,沒旁的,侯君集乃是最早跟隨太宗的從龍元勳,又曾在“玄武門之變”中立有大功,太宗對其一向恩寵得很,故而,哪怕明知侯君集要說的話與己意有所不合,太宗也由得其發揮了去。
“陛下明鑑,臣以為光憑著能背幾句經文、謬解前賢之論,實難堪稱大才,我朝開科取士素來重詩賦,此子若能在此大宴時分當場賦出佳作,方才算是有些才學,不然,不過欺世盜名之輩也,實不足取!”
先前殷元在出題要讓陳子明賦詩時,被陳子明當場拒絕了,似乎對此道不甚有信心,至少在侯君集看來是如此,他既是不想讓陳子明得償所願,自然是要在詩賦上做些文章了的。
“唔……”
侯君集這等話語儘管早在太宗的預料之中,可對於要不要再讓陳子明展露一下詩才麼,太宗也不禁微有些猶豫,沒旁的,大儒之輩未見得便是詩人,反之亦然,要想兩者兼具,實在是太難了些,就陳子明這等年歲,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