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岐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王氏子弟放下眼中,也就只將其當成了普通僚屬來對待而已,無他,概因陳子明根本就瞧不起這幫子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的高門子弟。
早在前世時,陳子明便知曉四姓五族高門(太原王、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行事素來高調囂張,不過麼,也就只是從些史料中得知些一鱗半爪的記載而已,本也沒怎麼在意,左右事不關己麼,何必去理會那麼許多,可自打上回打官司遇到了王元那個混賬長史,陳子明對那些個高門子弟就起了警惕之心了,再略一探聽,呵,好傢伙,四姓高門的做派已經不止是高調那麼簡單了,簡直就是狂妄至極——太宗欲納博陵崔氏女為妃,遭拒!魏徵欲為子求范陽盧氏女為媳,遭拒!長孫無忌為子求滎陽鄭氏女為媳,遭拒!至於朝臣中求四姓女為媳遭拒者更是比比皆是,無他,按四姓高門的話來說,包括太宗所屬的隴西李氏在內,都是下門,不配與上門大閥通婚!
四姓的囂張可不止一日兩日了,自打晉時起,便是這般德性,自高自大已極,偏偏世人還傻乎乎地就崇拜得不行,為何,歸根結底就一個理由,這四大姓中多的是讀書人,不管哪個朝代,出仕的都極多,數百年來一直都是官宦世家,箇中不凡宰相一級的官員,可真要說得治世之大才麼,其實四大家數百年來也沒見出過一個,盡是些大小官僚之輩罷了,在陳子明看來,這幫子所謂的頂級門閥不單不是社稷之福,反倒是社稷之蛀蟲,無他,仗著名望,把持輿論,自高自大又自私,自恃儒家子弟,卻敝帚自珍,渾然忘了孔夫子教化天下之教誨,每每自詡儒學傳家,卻不肯為開啟民智作出哪怕一丁點的努力,純屬一幫數典忘祖之徒而已。
“使君大人既是在忙,那下官就改日再來拜見好了。”
王賀其實剛出仕沒多久,也就比陳子明多了三年官齡而已,之所以能登上別駕的高位,靠的正是高門子弟的名頭,他本以為自己一個高門子弟前來拜訪,陳子明理應倒履相迎才是,卻不曾想陳子明根本沒給其應有的重視,登時便怒了,這便以退為進地吭哧了一句。
“嗯,也好,本官這幾日事務纏身,王大人若是沒甚要緊事,且就過幾日再來好了。”
以陳子明之精明,又怎會聽不出王賀這就是在正話反說,不過麼,卻也懶得去跟其計較那麼許多,假作不知地便準了其之所請,當即便氣得王賀眼冒金星不已。
“使君大人留步,下官告辭!”
一見陳子明這等輕慢的態度,王賀心中的火氣自是再也壓不住了,黑著臉行了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