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岐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貞觀九年五月二十七日,橫行汶山縣境多年的縣衙班頭孫長貴及其十數名黨羽盡皆被枷號示眾,時值集日,四鄉八里前來趕集的鄉民們無不拍手叫好,只是真願意到縣衙作證者卻是少有,無他,不是眾人無冤要伸,而是畏懼孫長貴背後的權勢,唯恐遭清算罷了,然則在孫長貴等人一連被枷號三日之後,縣中百姓可就看出了不對,陸續有人到縣衙控訴孫長貴等人的不法行為,很快,控訴者越來越多,縣衙裡的案宗也越來越厚,細算了去,光是已記錄下來的案子便已堪稱大案要案。
案子越整越大,林瀾的心也就越來越慌,沒旁的,他的手下居然出了這麼一幫傷民害民的貨色,真要追根問底,身為縣中主官,林瀾顯然逃不開干係,旁的不說,一個御下不嚴的罪名怕是怎麼也躲不過去的,值此卸任在即的情況下,林瀾的思想自不免便起了波瀾,只不過沒等他著手開始掩蓋工作,陳子明那頭又是一道命令強壓了下來,讓他速審速結,限時三日,不僅如此,還將州主薄楊辰派到了縣衙,以督促林瀾審案,這一下林瀾可就沒轍了,只能是夜以繼日地狠審孫長貴,將此案辦成了鐵案。
貞觀九年六月初四,林瀾出具初審結果——主犯孫長貴擬斬,其黨羽大多判流配,陳子明以為可,將案宗直接發往大理寺以刑部報備,以待秋決,並藉此案之巨大影響,在全茂州範圍內大張旗鼓地展開吏治整頓事宜,清退了一大批為非作歹的差役,並上本朝廷,彈劾長期不在職的州司馬趙溫以及數名與為非作歹的差役們牽扯較深的各縣官吏,訊息一出,全州震動,下層官吏的吃拿卡帶要現場驟然銷聲匿跡,原本紊亂不堪的官場秩序頓時為之一新。
新官上任向來都是要放上三把火的,毫無疑問,陳子明的第一把火算是燒起來了,影響不可謂不大,其第二把火究竟會燒向何處可就有些不好說了,不少州中的中低階官吏們都不免為之心驚肉跳不已,偏偏在這等微妙時刻,陳子明居然就開始了大張旗鼓的巡視地方,第一站便到了州中最窮的汶川縣,驚得汶川縣令陸麟心中打鼓不已,怕的便是成了陳子明第二把火要燒的物件,然則陳子明卻似乎並無為難與其的意思,一到了縣治,也不曾稍作停留,便讓陸麟跟著一道趕往劉家寨去了。
劉家寨位於龍門山中,離著縣城足有三十餘里之遙,山道崎嶇難行,除了那些個走販貨郎外,少有人去,別看陸麟在汶山縣都已當了兩年餘縣令了,還真就不曾去過那等犄角疙瘩,這冷不丁地被陳子明帶著往孫家寨趕,心下里自不免七上八下地不得安生,實在是搞不懂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