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把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不是對他們的人生有幫助?
如果大部分的人開始發覺,光只是上大學並不會對他們的人生有幫助、實際上也學不到他們想學的東西、就算畢業也得不到好工作的話------他們退出這個“非常普及的大學教育機制”,日積月累下,有沒有辦法改變這個遊戲規則?
也就是說,我覺得那些被媒體點名拿出來討論的低分錄取的學校,他們的存廢,應該由就讀他們學校的學生來決定,應該由幾年下來的畢業生表現而決定。算是一種自然淘汰賽制。
至於有人考了八分就想念大學,那是他的人生,沒妨礙到任何人。
媒體把他想念的科系搞臭了,最好是舉證那個系所的師資有問題(學歷造假、沒發表論文、師生關係很淫亂、系主任收賄這樣的事),至於那個系所就是想低分收學生,他們面對的問題就由他們承受就是了。
另一方面,我們來想想,大學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社會在討論這個問題時,都把大學當作是“人力資源產生器”,把從大學畢業的人當作是人生履歷表的第一站:“臺大→新竹科學園區宏達電工程師→人生第一臺車→人生第一棟房子”。如果這個履歷的第一站,沒辦幫助你取得下一站的門票,例如好的工作,例如好的職稱,就算是失敗的學歷?
但大學給我們的,豈只是學科成績單上的分數?
我是交大畢業的,89級,管理科學系。幸運延畢過一年。
老實說,我當然有能力唸完交大管理科學系開出來的每一個課程,只是大二之後我就對繫上開的課失去興趣,因為繫上打算製造出來的那種產業精英,跟我原本幻想的、將來想成為的那一種人南轅北轍。
我沒興趣,也就唸不好,很多跟數學有關的課我都修了兩次以上,包曉天老師的線性代數我修了五次。包曉天老師的機率我也修了兩次。陳英亮老師的or(忘記翻成中文怎麼翻了,作業研究?)我修了兩次。王克陸老師教的會計上下兩學期我都只拿到不多不少的六十分。統計我忘了到底修過幾次?想不起來!
我拿到交大文憑的那一天,我深刻了解,交大給我的光環要勝過我真正擁有的競爭力。我只是有能力畢業,但其它呢?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從交大畢業就很猛了,可我知道我的學科能力弱得驚人。
我不是一個優秀的績優生,但,我熱愛交大。
我真的很喜歡在交大度過的五年時光,我在浩然圖書館、清大的老圖書館度過太多不專心的備考時光,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