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3/4頁)
夢溪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次嘆了口氣,認命地拿起木箸吃起來,一邊想象著自己其實是在吃一碗美味的紅燒牛肉麵。
實際上,現在的平民所食大多便是這豆飯藿羹,劉家雖然不至於家徒四壁,但也不可能像貴族那樣每頓都吃粟米飯,再貧困一點的人家,甚至連豆飯都吃不上,只能吃麥飯或糟糠。
劉楨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明白歸明白,如果你每天都吃這種大豆蒸出來的飯,一吃就是五年,任誰都受不了,這也難怪她一大清早起來就瞅著外面的杏花流口水了。
說起來,劉家非但不是一窮二白的貧苦人家,在當地還稱得上小有名望。
劉家所在的地方是向鄉,劉楨曾特意瞭解了一下,這地方現在屬於潁川郡治下的長社縣,戰國時期是韓國的地盤,秦皇統一六國之後,在全國範圍內設郡縣制,向鄉也就歸到了潁川郡的管轄範圍內。
而劉蘊,也就是劉楨的高祖父,在世時曾任向鄉的三老,放在後世,這就相當於一個鄉長。
當時可沒有什麼公務員考試,更加沒有科舉制度,國家任用賢能都是靠推薦,劉蘊這個鄉長也就有了推選向鄉賢良子弟當官的權力,所以劉家現在,除了劉楨的父親之外,基本都有官職在身。
像劉楨的祖父劉薪,現在是向鄉的嗇夫,類似於鄉長的屬官,勸農收稅,調解糾紛,基本什麼雜事都可以管。
劉楨的伯父劉弛,則是縣裡的令史,負責掌管文書的,有點類似後世的文史館館長,但怎麼說也是縣城裡的官,所以在劉家也算頂樑柱。
雖然父兄都是下層官吏,但劉楨的父親劉遠並沒有在政府裡謀職,娶了兩任老婆都還是商人家庭出身。
他的原配周氏,也就是劉楨的生母,在生她的時候傷了身體,當年便過世了,如今的續絃張氏,卻是劉楨的繼母。
雖說是繼母,張氏對劉楠和劉楨兄妹二人卻稱得上和藹可親,恪盡職守了,彼此的關係也很融洽,即使劉楨對她不可能像對待自己真正的生身母親那樣親暱無間,卻必須承認,不是所有繼母都是惡毒無良的。
對於生母的印象,劉楨已經非常模糊,縱使她的記憶力比尋常孩童qiáng上許多。實際上,她只記得自己原來的名字,本來是準備叫劉貞的,取女子貞潔之意,但那個時候,父親劉遠正好從外面進來,聽到了周氏的打算,便抱起還在襁褓中的劉楨笑道:“楨者堅木,不如改貞為楨,正好與阿楠的名字應和。”
阿楠正是劉楠,劉楨的同母兄長。
自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