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性 (第5/5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以生卵極多的鳥為祟拜物件。所以後來,俗話中便把男根稱為“鳥”、“雞雞”,正如英人俚語把它稱為cock一樣。
蛙後來到了月亮裡,鳥則飛進了太陽中,成為一種神鳥——金烏。金烏是日中之三足神鳥。為什麼是三足呢?就因為兩腿夾一男根之故。月有蟾蜍,日有金烏,它們又恰恰是女媧和伏羲手捧之物。
鳥與蛇這兩類象徵形象的出現,標誌著男性在生殖活動中的作用開始被認識;而女媧出蛙變蛇,則是父系製取代母系制的結果。許多學者都指出,父系製取代母系制,在歷史上可能是一場殘酷的鬥爭。在這場鬥爭中,蛇所象徵的男子性器,有可能被當作了鬥爭的武器。男子用它,征服和佔有了女性,從而揭開了男女不平等歷史的帷幕。
更何況,現實中的蛇,原本就是恐怖的東西。男性用它來做性象徵,本身就意味著陰謀與暴力。原始先民十分怕蛇,平時在森林裡走路,見面時都要相互詢問:“有它無?”不敢稱“蛇”而稱“它”,可見恐懼之至。後來不太怕了,才在“它”旁加一個“蟲”字,稱為“蛇”。但男根仍被稱為“它”,或“那玩意”、“那話兒”。另外,現實生活中,蛙也常被蛇吞食。所以,當父系製取代母系制後,神聖的“蛙女”便被迫“失身”,變成了人面蛇身的“女媧”,弄得有點“不男不女”了。可以說,當“蛙女”變成“蛇人”後,中國婦女的受難,也就慢慢開始了。
當然,這個過程一開始是非常緩慢的,其年代也一定十分久遠。如果不是對原始神話進行上述人類學的破譯,我們就會上當受騙,以為女媧真是伏羲的“蛇妹妹”,並以為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都是“男尊女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