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回鄉祭祖 (第1/5頁)
一隻貝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文正被押送到桐城後,沒多久就去世了。
也許是他水土不服生了病,也許是他害過的人暗中報復,也許是他心中不平抑鬱難忍,總之,這個名將徹底離開人世。
鎮妖司的人探查過後回來報告,朱文正沒有執念和怨氣,並未化鬼。
他留下一個取名叫鐵柱的兒子。
是的,朱鐵柱。
朱標聽到這個名字時簡直是大為不解,雖然他覺得自己的名字也很一般,但仔細解釋一下,“標”好歹有不錯的寓意,可是鐵柱嘛……
老朱同志起名字是簡單粗暴的,按照木屬性給兒子們輪了一圈,什麼樉、棡、棣、橚、楨等等,全是木頭枝、木頭片兒和木頭棍。
但就算是他,顯然也覺得這個名字不好聽,於是給鐵柱賜名煒,並把他帶到了王府照顧。
這孩子不過四歲,眼中滿是恐懼和怯懦,瑟瑟發抖地望著周遭大人,朱元璋摸著他的頭,告訴他自己之所以會懲罰朱文正,是因為他已經完全忘記了往日貧苦時的艱辛,等你長大了,我會封你為王,只要你不再辜負我的希望。
朱煒露出喜色答應了,開心住下。
朱標卻另有擔心,朱煒面上雖然天真可愛,周圍沒什麼人時,臉上卻是算計、嫉恨與仇視。要不是他的目力特殊,無意中窺探到,恐怕還發現不了。
針對一個小孩子不是世子該做的,也不是朱標會做的。他不知道朱煒長大了會做什麼,但已決心要好好看著他,以防他幹出傷天害理的事情。萬一長歪了實在矯正不回來,就早早懲罰了送回去,不往自己身上攬責任,不給自己找麻煩,尊重祝福是正確的做法。
光關心朱樉朱棡等人的成長就夠他費神了,堂堂一國儲君,不應該在仇人的兒子身上浪費時間——哪怕他是皇親國戚。
事實上,朱標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朱煒長大後又一次改了名,改為這才是後世較為熟悉的朱守謙。
有人說小孩是一張白紙,有什麼樣的性格全看大人如何教誨,亦有人說部分兒童是天生的壞種,怎麼教也難以改正。
朱守謙的情況特殊,三歲看到老,他來時已經四歲,基因遺傳,遺傳的顯然不咋地,偏偏還身份尊貴,最高的統治者對其心懷愧疚,有沒有老師敢教他做個好人,有沒有老師能治住他的頑劣,答案很明顯。
等到洪武三年,冊封諸王時,老朱同志把桂林給了朱守謙,他不滿意,馬皇后好說歹說勸他去了。到了封地就藩,朱守謙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