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第1/8頁)
綾辻行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h2>因推理小說而設計的殺人館(增補版)</h2>
文藝評論家
傅博<img src="../images/00008.png" />
<h4>新本格以前</h4>
一九八七年是日本“新本格推理小說”元年,開基者就是綾辻行人。
那麼,新本格推理小說的本質是什麼呢?皆須從頭說起。
一九二三年──日本推理小說元年,江戶川亂步發表本格推理短篇〈兩分銅幣〉,奠定日本推理小說之基礎後,出現一群具有不同個性的追隨者,發表各式各樣的推理小說,這些作品包括本格推理之外,有獵奇、怪奇、恐怖、耽美、幻想、科幻等小說。當時這些作品合稱為“探偵小說”,還沒使用“推理小說”這個文學術語。
偵探在日本稱為“探偵”,為了本文的一貫性,本文一律使用“探偵小說”。探偵小說是直譯自英文之Detective Story,其含義是指福爾摩斯探案之類的解謎為主題之推理小說,換句話說,探偵小說的本質是“解謎”。
探偵小說的本質既然是解謎,為何把非解謎為主題的小說也稱為探偵小說?探偵文壇引起熱烈的討論,因篇幅有限,不記述其討論的經過,只談結論。
以二分法做區分,解謎為主題的稱為“本格探偵小說”,其他非解謎為主題的合稱“變格探偵小說”。現在之最廣義的推理小說,包括奇幻小說和科幻小說,近年又稱為“娛樂小說”。
“本格”的意思是正統、正規。“變格”就是變則、不正規。這種二分法一直沿用到一九五七年,這段期間,戰前的主流是變格,戰後是本格。
一九五七年可以說是社會派推理小說元年。這年松元清張在旅遊雜誌《旅》月刊二月號開始連載《點與線》(翌年一月完結),並在《週刊讀賣》四月十四號開始連載《眼之壁》(十二月二十九日號完結),這兩長篇於翌年二月,同時從光文社出版。
這兩書的內容與以往的探偵小說不同,是以寫實的手法,探偵小說的形式、揭曉社會黑暗面,而重視犯罪動機。以上四點是松元作品的特徵,出版社為了與探偵小說劃清界線,稱為“社會派推理小說”。
社會派與推理小說,原來是互不相干的文學術語。凡是具有社會批評精神的小說稱為社會小說,專寫社會小說的作家稱為社會派作家,“推理小說”是二次大戰後,就與探偵小說並用,兩者同義。
因為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