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一個正經人(十) (第3/4頁)
小狐昔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河伯弄得有些拘謹,甚至聽著殷相公的稱讚與感謝,直覺得……臉上臊得慌。
他其實只是一個弱小、無助又被迫每年娶親的河伯而已,將他解救出來的其實是殷大俠才是,但……他不能說。
沒想到殷大俠在家,居然還隱瞞自己的能力,真不愧是大俠風範,半點兒不慕名利的。
當然,這份誇獎晚些時候他也說出口了。
“名利?你覺得我作為丞相的獨子,還要什麼名利?”當紈絝的,是沒有錢了?還是威風不夠大呀?
河伯再次酸了,他一個當神仙的,居然會羨慕凡人,自閉了。
“那是?”怎麼身上有水族的氣息,殷大俠沒有看出來嗎?
譚昭轉過頭一看,只見身穿官服的陳光蕊正往這邊走。說起來,便宜姐夫打從回了長安後,就每天往外面跑,不是與曾經的同窗吃酒,就是拜訪老上司。
做什麼?那自然是想要謀個實缺了。
因為他的打岔,暴躁老爹對女婿那是橫挑鼻子豎挑眼,雖然沒明面上表現出來,但怎麼可能還會寫摺子遞上去舉薦人呢。再者,你十八年前考中的秀才,如今大唐蒸蒸日上,每天都在發展,即便你天賦異稟,十八年空白,有本事幹好重要工作嗎?
最後,更現實的是,如今也不是吏部考核的時候,如非遇特殊情況,哪有那麼多實缺適合人啊!說穿了,吏部排隊等官職的,那海了去了。
陳光蕊就處在這麼一個不尷不尬的境地上,他考取狀元,腹內確有錦繡文章,當年入翰林院三年,便得江州知州的職位,如果沒有劉洪這一遭,他外放回來,就該入六部輪值,加上殷開山的影響,丞相說不準,但六部尚書卻是大有可能的。
但世上沒有如果這件事,翰林院的金是鍍了,但外放的差事陳光蕊可只擔了名頭,加上殷相公沒開口,吏部現在其實也有點兒愁。
給低了,怕得罪人,給高了吧,又於律不合。
至於海州陳家,雖在當地是個士族,但在京中的大佬眼裡,能量顯然還不夠干預他們決策的。
“姐夫這是打哪兒來啊,晚間都沒瞧見?”
十八年前,陳光蕊就有些瞧不上殷元,不過那是學霸對學渣的天然優越感,但如今他卻有些嫉妒對方了,燈火掩映,陳光蕊有些慌亂,他不該這麼想的,故而很快垂眸,掩下心裡的情緒,溫和道:“久別長安,見了幾位許久未見的老友,一時之間誤了時辰。”
譚昭懂了,這位估摸著心裡正難受著呢,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