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安全意識形態到密碼學知識,從政策法規到安全運維,整個知識問答環節許秋來只花了四十分鐘,就率先做完全部題目。
她點選提交,活動了一下肩頸,舉目四眺,發現大家都還在埋頭看題。
韓延就坐隔壁,發現她動作,口型無聲動了動,問道:“好了?”
她點頭。
在平常訓練的時候,許秋來就是這個環節最快的,韓延並不吃驚,只是小聲告訴她:“你先往後,我再過十分鐘就能答完,過來和你一起看。”
第二模組場景實操在比賽中分值佔比65%,團隊合作解題。
由於這一環節採用動態積分方式,題目分值會隨著接觸的隊伍數量增多而呈遞減狀態。也就是說,越早解出來越能搶佔先機獲得最高分。只要拿到第一名,就有5%的動態分值獎勵。
許秋來才大一,不過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她的知識面涵蓋遠超很多同齡的優秀學生,但比起韓延他們來,她其實算不得一個正兒八經的學院派,有點兒更偏向野路子的意思。
許秋來能把知識記死塞腦子裡,並不代表她也會規規矩矩地、按記住的那些條框來進行運用。
一個人的個性註定了她的思維方式與行事風格,在最短的時間內,她解題肯定按自己的第一思路來,但基礎實操環節,這樣的做法其實並不討稽核技術委員喜歡。
就像代數卷子上考察代數學基本定理證明,而她卻用了複變函式的劉維爾定理,但那畢竟是代數課的卷子,不是複變函式課。所以儘管答案正確、速度最快、證明過程最簡潔,這題卻還是不得分。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隊友的重要性了,他們能將她天馬行空般出格的思路轉化,用最安全的步驟,寫出得分最高的報告。
許秋來粗略掃了一眼題,心裡大致有譜之後,決定把自己一個人能解決地方的先解決。
休息了兩分鐘,筆記本的鍵盤開始噼噼啪啪被敲響,整間教室的人聞聲都忍不住回頭看。
但每個人的腦袋都埋在電腦背後,一時間,竟不知道這個率先把題做完的人是誰。
許秋來寫到二進位制漏洞挖掘利用時,教室裡已經陸續傳來其他組討論的聲音,她喝了口水,忽然感覺周身一靜,扭頭一看,原來是賀教授來了。
只要學的是計算機,這個國家恐怕沒人不認識這老頭,幾位臺上的老師反應過來紛紛起身,輪流和老人寒暄招呼。
這樣一個小型線上選拔,不知道是誰通知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