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沒有故事的創作 (第1/3頁)
雲川飛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曹他們編的不錯啊,這群老六一個個還跟我演,一會下來看我不跟他好好理論理論。”
看到漫反射拿到這個安全的分數,江子濤也為他們感到高興,不過想想剛才老曹那個為難的神情,心裡就一陣生氣,明明唱的挺好的怎麼搞的好像沒完成一樣。
漫反射表現不錯,不過接下來的楚天和地平線表現就一般了,他們的故事都很常見,創作難度也不大,可是歌曲質量太過普通了,實在不能滿足現場樂迷的要求。
最終一個得到了145分,一個得到147分。
新浪潮在第二舞臺連看了幾場表演,楊燦悄悄問何楚,“哥,怎麼感覺,老…老樂隊有些翻…翻車。”
何楚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創作賽開啟後,新樂隊表現普遍都不錯,而老樂隊則是狀態有些低迷,看來他們在創作賽遇到了瓶頸。
由於故事的不確定性加上時間比較緊張,即使他們有多年的創作經驗,但是在創新性上還是不如新樂隊。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不僅僅是音樂,幾乎所有藝術創作的巔峰期都很短暫,在年輕的時候會有源源不斷的奇思妙想,每天都有無數的創造力。
創作型歌手年輕的時候總是有一段時間創作高峰期,在那段時間裡無論什麼主題都會被他們拿來創作,優秀的歌曲層出不窮,一年寫出幾十首歌也不在話下。
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創造力便會不斷下降,也許幾年甚至十幾年都拿不出一首新歌,只能靠之前的歌曲吃老本。
這其實是新樂隊的機會,可以繞過那些成名已久的歌曲,降低樂迷的情懷加成,就拿現場這些樂隊來說,強如迷離樂隊也不敢保證自己創作的每首歌都是經典。
而新浪潮不一樣,在擁有何楚這個強力外掛的情況下,不管什麼情況,他都可以拿出相應的歌曲,而且每首質量都有保障,這就是他們的優勢所在,即使上一場他們最終只是險勝,那也是選歌問題,不代表《水星記》不夠好聽。
“新浪潮樂隊請進入候場區。”
“新浪潮樂隊請進入候場區。”
第二舞臺現場廣播響起,樂隊成員集體從沙發上起身走向主舞臺,此時大螢幕上也放起喻通的故事。
“我實在沒什麼故事可以講的。”
“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每天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
“我從家鄉來到這裡就是想留在大城市。”
…
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