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登門抓荀攸 (第3/4頁)
鐘有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嬉笑道:“他們不理睬你,一是和你不熟,這二嘛。。”
這小子還賣關子,賈詡真想踢他屁股。
楊修拖長了音調:“這二啊,是因為先生名聲太臭。”
賈詡老臉一紅,怒斥道:“你有種再說一遍?”
楊修急忙閃躲賈詡的飛毛腿,躲在一邊,“先生,你剛才許諾了,不生氣的。”
難道自己真的名聲那麼差,那麼臭?
楊修看賈詡陰晴不定,耐心說道:“先生,你就說你這些年都幹了些啥吧。你和李儒號稱董卓二軍師,董卓乾的那些缺德事,天下人不都算在你和李儒頭上。”
“長安計程車子,當面不說,背後都在罵你是毒士、屠夫呢。”
賈詡知道楊修所說不假。
以前他是不在乎,當個謀士嘛,只管出主意。
至於名聲不名聲,他打份工而已嘛,名聲民心關他屁事,好處壞處都是老闆董卓的。
現在賈詡要轉型,從軍師變成主君,思維自然也要跟著轉變。
軍師可以孑然一身,無牽無掛,只服務主君一人。
主君卻是不同,需要謀略和手段,籠絡人心,知人善用,懂得取捨平衡之道。
統治一方,取得民心最重要。
古語:得民心者,得天下。
賈詡不得不高度重視民心所向,通俗的說就是意識形態統治。
牽引和代表民心所向的,自然不是文盲百姓,而是那些讀書人。
歷朝歷代,造反是農民,但帶頭的都是讀書人。
人心所向集中於一人,那個人就擁有聲望。
鍾繇、荀攸招募失敗,警醒了賈詡。
他明白聲望的重要,但還是忽略了聲望的引領,劉備的成功就是取決於聲望提升。
賈詡到了長安,首先想到的廣開財源,先拿地盤,挖掘人才,鞏固根據地。
看來,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兩手都要抓。
馮栩的物質不能拉下,京城的精神領域也不能鬆懈。
是時候刷一波聲望了,扭轉世人對他賈詡的看法。
賈詡在荀攸房內呆了許久,一聲不吭。
楊修、胡車兒也不敢打攪,默默的佇立兩旁。
一炷香後。
賈詡回過神來,站起來朝外走,吩咐道:“德祖,去永昌殿。”
永昌殿,那是長樂宮北苑,長公主的居所。
楊修跟上步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