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第2/8頁)
青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及先太子事件後,淮安侯被人唾罵的另一個名頭。
背信棄義。
二十多年前,淮安侯府曾被捲入一場風波,被蓋棺定論走私私鹽、豢養私兵,有不臣之心,樁樁罪證下來,足以株連九族。
包括淮安侯和侯夫人在內,全族都被下了獄。
老淮安侯在獄中驚病交加,猝然身亡,若非先太子在關鍵時刻查到證據,在刑場上為鍾家翻了案,淮安侯府早就成了劊子手的
刀下亡魂。
先太子於鍾家全族上下百餘人有救命之恩。
但先太子陷入困境之時,淮安侯府卻果斷劃清了界限?_[,默不作聲,遠離了所有是非——明哲保身很正確,畢竟直到如今,也沒人再敢提先太子的名字,但淮安侯府的做派,多少叫人心底感到微妙。
大概這也是先太子殘黨逃出京城之時,直奔金福寺,挾持了侯夫人與其剛出生的幼子的原因。
蕭弄抬抬手,覷了眼邊上沒眼色的官員,示意抬椅子來,神色自如得彷彿這兒是他的王府,而非大理寺,他也不是來配合調查的,而是大理寺的主子。
邊上的小官被他一看,頓時一個激靈,就算見過許多兇悍的犯人,也沒傳聞裡殺人如麻的定王殿下讓人發憷,趕忙將椅子搬過來。
蕭弄閒閒地一坐,骨子裡的傲氣稍微收斂了下,但身上的兇悍貴氣依舊難以忽視:“坐。”
淮安侯:“……”
淮安侯一時摸不準這位行事向來詭異的定王殿下想做什麼,靜默片刻,依言坐下。
知道方才的失態引起了淮安侯的警惕,蕭弄眸色深深的,嘴角挑著笑,說起了閒話:“本王近來聽聞淮安侯府的風波,骨肉分離多年,當真是叫人嘆惋。”
淮安侯摸不準這位到底什麼意思,更想不通淮安侯府哪能惹起他的興致,愈發謹慎:“這等閒事竟也落入了殿下的耳朵。”
“兩位公子風采照人。”蕭弄穩坐如山,微微一笑,“本王也與小世子見了一面。”
他不說還好,一提此事,淮安侯就想起鬥花宴當天傳來的訊息——定王現身景華園,命人斬了孟棋平一指不說,還用劍將他的小兒子帷帽上的花挑飛搶走了!
鬥花宴的花寓意非凡,豈是可以隨隨便便拿的?
只是那日蕭弄突然砍人手指的行徑實在嚇人,被下手的還是沛國公府的孟棋平,相比之下,搶花就是微不足道的一樁小事了,淮安侯與侯夫人也更緊張鍾宴笙的安危,沒有細問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