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封爵 (第1/3頁)
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要說朝鮮和日本勾結,那真是冤枉了朝鮮,朝鮮壓根兒沒瞧得起過日本,你要說朝鮮為什麼遲遲不發求援國書,那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按照那個時代大明和朝鮮之間的關係,以“父子之邦”來形容是一點錯都沒有的,朝鮮向大明求救的時候喊一聲“爸爸我被欺負了你快來救我”,也不算過分,但是國際政治圈裡有個不成文的潛規則——被別人欺負了還要主動向盟主老大求援的國家是很受鄙視的。
朝鮮雖小,但是也有自尊,那個時代,朝鮮相當“哈中”,朝鮮國王為國家全面漢化感到十分得意,全國上下無論是西人黨還是東人黨都喜滋滋的自稱自己是小中華、禮儀之邦,上上下下以說漢語寫漢字為榮,就連現今朝鮮韓國所用的諺文,最早其實是為了給漢字注音而出現,試圖讓朝鮮普通百姓也能讀寫漢字。
所以既然是禮儀之邦,就要有點做派,說白了,要面子,真的要面子。
被一個從來不曾瞧得上的“化外蠻夷”日本給打成這副熊樣,自己還收拾不了還要求爸爸救自己,很沒面子的!
想想現在的熊孩子們跟人家打架打輸了被欺負了,但凡有點骨氣的有誰好意思求父母大人幫忙?或者膽子小的被威脅了也不敢找父母大人幫忙,對照到朝鮮身上就是如此。
所以一開始,他們根本不好意思找大明幫忙,直到大明國內為了“備倭”已經備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朝鮮人丟了平壤,才因為終於扛不住,發現有亡國之危,求援國書這才姍姍來遲。
朝鮮人去年留在北京城裡的那個辯誣外交官才跑遍大明的官府衙門到處哭到處哭。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朝鮮人的求援國書和使者還沒有趕到、葉夢熊和蕭如薰的報捷隊伍抵達京城的前五天,六月初二,萬曆皇帝朱翊鈞下了一個命令——著遼東撫鎮發精兵二支應援朝鮮,還帶了兩萬兩銀子充作軍費,另外還撥了二十萬兩銀子給遼東都司備用。
而同時,明廷還做出了配套措施:其一,在北方抗倭的重要樞紐天津,當地駐軍截留了漕糧七八萬石以充軍資,還把一大批運輸船拉過來改造成戰艦,改造的艦隻數量不算太多,四百隻。
其二,在宣大軍區,官府動員了足足一萬六千名精兵,專待倭警,朝廷為此撥了十幾萬兩銀子;其三,朝廷還派遣了一位官員督理相關糧餉,以防萬一“有事”的時候手忙腳亂。
最明顯的一點,朝廷還大老遠地從福建調來一個人進駐神機營,這個人叫陳璘,是個水戰和倭戰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