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所周知,有一個“溫水煮青蛙”的理論:青蛙在緩慢加熱的鍋裡會被煮死,但如果扔到沸水裡它會做出強烈的應激反應,有可能以捨命一跳而蹦出鍋外。非常慶幸的是:人類面臨的“局域宇宙塌縮”就是一鍋沸水,它促使人類作出了最強烈的應激反應。其結果是:人類發現了真空之洞,從而一步跨進了“光速紀元”,而曾被寄予厚望的“可變比衝磁等離子體火箭”尚未出現就被淘汰了。
摘自《百年拾貝》魚樂水著
1
《褚氏號》飛船上天后,那個荒島試驗場就封存了。卵生人技術是一朵技術的奇葩,但它從根子上說是一種“窮人的技術”,是為落後的化學驅動飛船配套的。現在,SCAC的核聚變技術已經實現突破,第二艘飛船肯定將是核動力飛船了,即老界嶺會議上康不名所說的“可變比衝磁等離子體火箭”。它的最高船速將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一到一點五,這樣,飛船逃出災變區域的時間大大縮短,大約為5000年這個數量級。在這樣的時間段裡,已經可以採用那種比較傳統比較可靠的方式,即由活人來控制飛船,船員輪流冬眠加上在飛船中繁衍後代以渡過5000年的航程。飛船估計能裝載一千名乘客,但能夠攜帶所有地球人的DNA,這種方式當然更容易為人類所接受,因為這才是真正的人類逃亡,是把真正的人類統緒和人類文明廓延到太空。而且在到達目的地後,可以依靠人類的智慧來應對不可預測的環境,不需把希望寄託在所謂“上帝的技術”上。
所以,卵生人技術這朵奇葩其實是一株曇花,一次怒放之後便立即凋零。現在只有喬治·雅各比仍住在這個荒島,他說想靜下心來,把這項技術好好整理一下,打磨一下,然後——“封存起來,留給有考古癖的後人。”他蒼涼地說。
一輛中型快艇在浩淼的水面上疾駛,在船後留下三角形的尾波。船上坐著近20名乘客,膚色各異,大都穿著隨意。此刻乘客都饒有興致地觀看著遼闊的湖面風光,看著空中拖著長腿飛行的水鳥。《樂之友基金會》副會長葛其宏坐在船尾,笑嘻嘻地對船長說:
“甭開得太快,今天要特別注意安全。知道不?這18個人都是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量子力學專家、相對論專家,是物理學各個領域的頂尖人物。要是一翻船,得,物理學得倒退100年。”
船長啐他一口:“呸呸,你真是個烏鴉嘴。我說葛會長,你好歹是個當官的,也得學點當官的範兒。”
葛其宏仍然笑嘻嘻的:“那還用學?想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