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並騎馳上一個山頭,龐義、高彥和拓跋瓢跟在後面。
一座城池,出現在前方三里多外一列丘陵上,城牆依山勢而築,形勢險要護河環繞。在落日的餘照中,尤突顯其雄偉輝宏的氣象。
龐義和高彥看得倒抽一口涼氣,心忖若以三百人去攻打這麼一座山城,不論拓跋族戰士是如何勇敢和強悍,與以卵擊石並沒有任何分別。
拓跋珪和燕飛甩蹬下馬,其它人隨之。
拓跋珪凝望暮色中的山城,嘆道:“平城啊!你的真正主子終於來哩!”
眾人感受到他話裹的語調透出的深切渴望和企盼,就像沙漠中的旅者找到水源,拓荒者經歷萬水乾山後尋得豐沛的土地。
平城不單是拓跋鮮卑進入中原的踏腳石,更是其爭霸天下的起點。一旦進佔此城,即走上不歸之路,拓跋族將公然與慕容垂決裂,不再是慕容燕國的附庸和馬奴,而是逐鹿中原的競爭者。
拓跋珪沉聲道:“漢高祖七年,高祖劉邦親率大軍遠征匈奴,遭匈奴王伏擊於平城,被困於此達七日之久,後賴厚賂匈奴王冒頓之妻,始得脫身,此戰令平城名傳天下,直至漢武帝出,方擊敗匈奴,重振漢朝聲威。”
龐義和高彥暗感慚愧,想不到拓跋珪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比他們還要熟悉。
燕飛默然不語。
拓跋珪卻似是滿懷感觸,續道:“長城內是農業民族的勢力範圍,長城外是草原遊牧民族的地盤,誰的力量大一點,便會越過長城,侵佔對方的土地。長城不但代表著農業民族和草原民族的分隔線,更是雙方力量和策略的象徵,以及對外政策須考慮的重點。”
龐、高兩人對拓跋珪有進一步的瞭解,此人確是不凡之輩,不但高瞻遠矚,且能以一個宏觀的角度去看事情,如此人才,即使在南方中原文化薈萃之地,亦屬罕有。
現在正是長城內以漢族為主的農業社會衰頹的當兒,戰禍連綿、政治動盪,長城外的民族紛紛翻越長城進入中土,建立政權。而拓跋珪有此一番說話,正因他準備率領族人翻越長城,參與眼前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的爭霸之戰。
燕飛淡淡道:“在中土的歷史上,草原民族越過長城是從來沒有休止的情況,可是頂多只能擾攘一番,卻從未試過能統一天下。”
拓跋珪仍目不轉睛地盯著平城,似要透視內中的玄虛道:“因為當草原民族進入長城,不僅獲得大量的牲畜,更得到眾多的人口,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經濟,再不足以維持統治人民的生活,不得不從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