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5/5頁)
松下有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誠王身體無恙。”
太后長長“喔”了聲,疑惑般,“既然身體無事,怎麼就不適宜參軍了?陛下這可是器重他,若能立下軍功,回來也好升個官兒。不能光憑著皇親的身份拿俸祿,說出去也叫人非議不是。”
嘉太妃裝不懂,太后同樣如此,就比誰先沉不住氣。
說了好些話都不通之後,嘉太妃急得抹眼淚,“哪兒是因這些,太后也知道,先皇祖駕崩時我才十七,若不是懷了誠王,簡直想跟著先皇祖一起去了。我一手拉扯他長大,也沒個人陪伴,這孩子就是我的心肝肉,哪捨得他遠離長安隨軍去甚麼瀾州。軍功都是其次,就希望他平平安安的。誠王是先皇祖最小的兒子,當初懷他時,先皇祖就對他喜愛得不得了,他老人家如果尚在人世,定也捨不得啊。”
竟都搬出先皇祖了,崔太后冷笑,“皇祖以武治天下,騎射功夫好的兒孫都能多得他一分喜愛。臨駕崩前,家父說他老人家還在唸著踏平突厥,怎麼到太妃嘴裡,竟成了個只知保平安的畏縮之輩?仗著如今你輩分高,就敢隨意詆譭皇祖了?”
這句話和當初她教訓南音趙斂冬時何其相似,嘉太妃一時分辨不出是湊巧還是有意,愣了愣道:“太后嚴重了,萬不敢有這想法,只是我進宮時年紀小,對皇祖以前的事不大清楚,所以……但懷誠王的時候,皇祖確實說過希望這孩子平安順遂一世的話,不正是這意思麼?太后雖然沒有親生的子女,但也算看著陛下長大,難道竟不懂為娘疼惜兒女的心?”
一側的女官忙垂首,嘉太妃可真是往炮口上撞,哪壺不開提哪壺,竟敢說太后沒有子女的事。
果然,崔太后怒火更盛,“都疼惜兒女,誰來保家衛國?先帝、陛下哪個不曾提槍上馬馳騁沙場?莫非他們就是沒人疼愛?上平侯世子在八歲時就能說出精忠報國四字,枉你貴為皇祖太妃,竟不如一介稚童!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擔君之憂,何懼哉!那些軍營裡的小兵一個個都是十幾二十歲大,尚且不畏生死,你卻只知讓誠王幹領俸祿,受人恥笑。誠王有你這樣的娘,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
作者有話說:
我爽了,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