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宣告和雅科夫的媽媽有關是嗎?”
王大使點頭:“對,我也有女兒,她也看《琴聲》,不瞞你說,這孩子看了《琴聲》後總要哭一哭,但又對雅科夫的母親頗為敬佩,曾說女子就應該勇敢大膽,最近還穿著男裝獨自跑出家門,把我嚇得呀,我身為人父,只想告訴她如書中人一般勇敢可以,但我更希望她能膽怯小心的活著,不要覺得人落進泥潭裡還能活著,沒那麼好的事。”
王大使只希望自己的女兒永遠別進泥潭,健康得苟過各種災難、在一百多歲時無疾而終最好,為此,他不惜頭一次見張素商,便請這位大作家寫東西去點醒自己的女兒。
張素商對好爸爸式的男性自帶好感度加成,立刻滿口答應,當晚就肝了一章雅科夫媽媽的番外,就寫她出身還算可以的家庭,但被人拐賣,之後淪落為女支。
為了加強文章效果,他還給雅科夫媽媽安排了一位同時被拐的好友,那位好友不斷逃跑,最後被不斷折磨,在一個深夜拿柴刀砍斷自己的腿,爬進後院的井裡死了。
文風極度陰暗,內容極度恐怖,保證所有想要離家出走的小孩看了這章番外,都只想回家躲被子裡瑟瑟發抖。
肝完這篇玩意,張素商還順手弄好俄文、英文版,中文版的稿子交給王大使,其他的就透過電報發回去,反正編輯部就報銷這部分費用。
然而張素商不知道的是,這年頭已經有擷取電報訊號的技術了……
此時正在瑞士“工作”,且進展喜人,已經撈了不少情報的金髮青年埃爾文讀取著電報訊號,表情越發莫測。
不用奇怪為何他會在瑞士,因為瑞士本來就有很多人是說德語的。
他曾和張素商偶遇過,兩人算是能說上話的關係,埃爾文字來沒把張素商放眼裡,他的工作範圍也不包括這種一心搞醫術、滑冰的單純人類,但從《琴聲》連載開始,他就不得不將目光放回到張素商身上。
埃爾文默默思考,那個來自中國的理想主義者看起來不像是會調查一個偶爾在船上見過的友人的性格,他所屬的黨應該也沒興趣來調查自己這個小人物,可是為什麼那個“雅科夫”的經歷,甚至是其母親的經歷都讓他產生了如此強烈的既視感?
他看著那張稿子,冷哼一聲:“到底是成名的大作家,寫這種東西,也不怕哪天被人在大街上捅死。”
要說埃爾文和“雅科夫”最大的不同,便是他沒有碰上被好心養父敲暈帶走這種好事,他的生父有家族性的精神疾病,四十歲後便逐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