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1/6頁)
尤四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年過得,確實比往年有滋味兒得多。雖說宮裡忙,宮外的事兒也不斷,但心裡是平和的,有後顧無憂之感。
三十過完,初一還有冗雜的儀式,明日要饋歲,所謂饋歲,就是皇帝大宴群臣,以感激眾臣工上年的兢業,且祈盼下年風調雨順。其實太平盛世哪裡是憑空得來的,終歸有人逆眾而行,擔得一身罵名。
梁遇上乾清宮回稟饋歲宴籌備事宜,進門便見月徊在暖閣裡站著。一個梳頭的女官,擔任著不在職內的差事,只要皇帝在,她必出現在三丈之內。照她的話說,梳頭女官名頭太窄,她應當叫蟈蟈女官。那兩隻蟈蟈兒也確實被她伺候得很好,養得油亮油亮,吃飽了裝在草籠子裡,擱在南窗底下,卯足了勁兒叫喚,叫得窗戶都關不住。
她見梁遇來,沒有言聲,俯了俯身以作行禮。梁遇經過的時候微頷首,要不是細瞧,瞧不出他們之間有過交流。
皇帝從案前抬起頭,笑道:“大伴來了?朕新得了一幅字,真假未定,請大伴掌掌眼。”
梁遇對字畫很有些研究,畢竟好的字畫,比真金白銀有價值得多。
他上前看,一眼便知道來歷,“米芾的《蜀素帖》,這可是難得的上品。瞧這筆力,剛柔相濟痛快淋漓,字與字之間的佈局也巧妙,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是真跡無疑。”
皇帝很高興,“大伴最懂字畫,連大伴都說是真跡,就沒有什麼可存疑的了。”
梁遇含蓄地笑了笑,因為這幅《蜀素帖》他府裡沒有,那皇帝面前的必定假不了。
只是這些話哪能說呢,他順勢又誇了兩句,復回稟宴請的名單,“寧王和容王上年特准回京,今兒遞了話進來,要入慈寧宮參拜太后。臣已經借太后的名義回絕了,讓他們‘各便’。主子親政之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能讓他們出么蛾子。再者……臣一早得了訊息,上回抓住的幾個南邳讀書人,背後另有玄機。兩廣近來出現了一群自稱紅羅黨的反賊,興於鄉野,個個身穿紅羅背襠,到處妖言惑眾汙衊朝廷。兩廣總督葉震唯恐獲罪,並未上報京畿,暗中多番派兵清剿,但那些人四處流竄,難以一網打盡。”
皇帝怔住了,“反賊?大鄴百姓如今豐衣足食,哪裡來的反賊?”
他是太平皇帝,民間有人造反,實在讓他難以想象。然而這種事,從來就沒有間斷過。梁遇的語氣很尋常,拱手道:“主子不必憂心,不過是些流寇罷了,再好的日子都會有人反上一反,有飯吃的時候要衣穿,有衣穿的時候又要做官,人心哪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