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豐臣軍最後的一支部隊所保衛的山洞裡面,駱尚志發現了堆積如山的未加工銀礦石,數量之大讓駱尚志和麾下士卒為之咂舌。
駱尚志連忙下令自己的親兵衛隊嚴守礦洞不讓任何人進入,然後抓緊時間修築營寨,他選了個很不錯的地方安營紮寨,很快就建立起了一條可靠的防線,在德川軍的外交使者抵達之前,駱尚志已經安排好了防禦。
德川家康得知戰場上軍隊的訊息之後大為驚訝,在他的記憶力,有那麼多火炮的軍隊絕對不可能是豐臣軍,要是他們有那麼多火炮的話早就拿出來用了,德川軍也絕對沒辦法打敗他們,然而他們沒有,那麼這支軍隊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明軍!
該死,這些明國人到底想幹什麼?到底要幹什麼?他們到底在思考些什麼要命的問題?為什麼?明明說好了明明講好了,居然還來插一腳?還怕我不把銀子給他們嗎?上來一陣炮火沒把豐臣軍幹掉多少,但是幹掉了不少我的人,他們到底想幹什麼?
出於對明軍的忌憚,德川家康沒有下令全軍壓上去反擊,而是派出了外交使者,懂漢字會說漢語的幕僚,派他去明軍軍營探探底,看看情況,問問明軍到底想要做什麼,然後再決定下一步的計劃。
然而耽誤時間是肯定的,耽誤計劃也是肯定的,德川家康的心裡滿滿的都是惱怒,要不是覺得打不過明軍,他早就出兵碾壓了。
外交使者來到了明軍大營,看到了那面大旗之後,他確定了是明軍,並且驚訝於明軍安營紮寨的速度,他來到明軍大營之前,向守營士兵請求面見大明的蕭如薰提督,守營士兵問他是誰,他說自己是德川將軍的使者。
駱尚志接到通報之後,冷笑不已,這一切都和蕭如薰預料的一樣,駱尚志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蕭如薰把換約之後的合約書寫了好幾份分別交給幾路將軍,讓幾路將軍無論誰見到德川家康都要給他。
挑釁他,激怒他,讓他主動進攻,明軍主力就能一擁而上吞掉他的兵力,讓他兵力大損,無力繼續進攻豐臣氏,給豐臣氏爭取時間,並且不斷調和雙方勢力,最終促成日本東西分治的局面。
這不是沒有先例,因為日本歷史上也有所謂的“南北朝”時期。
爭取再搞出兩個“天皇”,讓日本人自己內亂爭正統去吧!
駱尚志在自己的主將大營接見了德川氏的外交使者,一路上,士兵們特意帶著這個使者往人多的地方走,讓這個使者無法準確的分析明軍的兵力,而且多豎旌旗,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