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問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就還按照之前排練的時候來,不要緊張,你之前的表現就很好,還是跟之前一樣就行了。”這次也是程荔月第一次“單獨”上場,鍾首席怕程荔月緊張,上臺前特意寬慰了一下小姑娘。
程荔月拿著小提琴笑著點了點頭,其實她這會兒心裡還是挺鎮定,畢竟前世的時候個人音樂會還有各種幾百上千人的比賽不知道都參加了多少場了,這會兒哪裡會緊張呢?
“下面有請東方紅樂團的鐘英偉、程荔月兩位同志給我們帶來雙人合奏節目《火紅的年代》,大家掌聲歡迎——”臺上主持人拿著話筒說道。
這個時候臺上也響起了掌聲,程荔月和鍾首席兩個人帶著小提琴正式登臺,兩人皆穿著綠軍裝,都是文工團按照兩人身高新發的,還特意找人給安找他們兩個人的身材改了呢,畢竟這兩人要單獨上臺呢,可得穿得精神一點,不能醜了去。
所以這會兒兩個人一上去,就算稱不上英姿颯爽但是也精精神神令人眼前一亮了,畢竟兩個人都不醜,程荔月這個小姑娘還漂亮著呢!
而那五天的排練可不是白排練的,這會兒程荔月和鍾首席配合地非常默契,時而單人演奏,時而雙人合奏,兩個人的水平都很高,小提琴的樂聲交融,激切昂揚的曲調傾瀉而出,就算臺下的人不少都是不大瞭解小提琴這個西洋樂器的,但是卻不妨礙他們聽出這琴聲中蘊含的激烈情感。
今天這樣重要的日子,省日報的記者怎麼可能不過來呢?這會兒還一次來了兩個呢!前頭的那個《紅色娘子軍》雖然一如既往地好,但是之前都已經巡演過好幾個月了,這會兒已經不新鮮了,兩個人記者也就意思意思地拍了兩張,沒有在上面放太多注意力。
而等到了程荔月和鍾首席這對雙人演奏的組合出場之後,兩個人記者一看這是個新節目,不管後面要不要選上去登到報紙上,都趕緊先拍了兩張。拍完之後就也站在那裡聽人家演奏了,雖然他們不懂音樂,但是也能聽出這兩個人拉得可真好。
一個記者忽然道:“你看這小姑娘不就是上次我們去後臺採訪熊團長時他說的那個十四歲小姑娘嗎?這次可是雙人合奏,又上臺了,正好又有東西可以寫了,比如我們就寫,在黨的領導下,文工團重視少年人才,文體發展欣欣向榮,重點提一下小姑娘才十四歲,這樣的事情多新鮮?標題直接道‘重視少年人才培養,十四歲樂團小演員舞臺亮相’,咱們報道出去百姓難道不愛看?”
雖然這會兒還是七十年代,但是省報的記者已經無師自通如何報道才能吸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