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揚言班師回京後,要尚銘好看。尚銘大懼,在汪直離京後,四處偵察,得知許多汪直所洩漏的禁中秘聞,同時將與王越勾結的情形,一股腦兒造膝密奏。皇帝開始對汪直起疑心了。
但皇帝對汪直並無行動,而且彷彿優容如昔,尚銘眼看汪直即將回朝,心裡不免著急,與門下商議,判斷皇帝對汪直將信將疑,如果另外有人進言,讓皇帝知道汪直的勢焰熏天,不加裁抑便有尾大不掉之虞,那時皇帝的反應就不同了。
在皇帝面前說得上話的,只有一個懷恩,但皇帝對他的信任,亦已大不如前了,主要的原因是,萬貴妃不斷在皇帝面前進讒,想廢太子,而懷恩極力保護東宮,與皇帝的意向不符。
因此便有人獻上一計,說鐘鼓司有個小太監,名叫阿醜,是皇帝的一個「弄臣」,經常在皇帝飲酒時,奉召到御前說笑話、演滑稽戲,為皇帝解煩破悶,如果他能相機「譎諫」,必能收效。
原來這滑稽戲在唐朝便已盛行於宮廷,名為「參軍戲」。出場的至少有兩個人,一個名為「參軍」,一個名為「蒼鶻」,前者痴愚、後者機智,相對戲謔,博人主解頤。到了宋朝稱之為滑稽戲,角色亦不止兩個人,有些有情節而足資警惕的滑稽戲,儲存了下來。在明朝宮中亦常搬演,當今皇帝更好此道。
經過細心設計,有一天為皇帝演出一齣王安石配享孔廟的故事。首先是扮了宋朝太監的人宣詔:「大宋崇寧三年六月壬寅朔,皇帝詔曰:荊國公王安石,孟軻以來一人而已,其以配享孔廟,位次孔子。欽此。」這太監進去以後,復又出而再次宣詔:「大宋崇寧三年七月初二日癸酉,皇帝詔曰:荊國公王安石著追封為舒王。欽此。」
接下來設四張椅子,孔子居中而坐,旁侍的是孟子、顏回,另外一個宋朝貴官的服飾,便是王安石。孔子指著他旁邊的座位,命王安石落座,王安石謙讓孟子居上。孟子說道:「天下達尊,爵居其一。我僅是公爵,相公貴為真王,何必謙光如此?」
於是王安石又遜讓顏子,顏回拱拱手說:「我是陋巷匹夫,平生無分毫事業,相公是名世真儒,位號身份,有雲泥之判,謙辭得太過分了。」
王安石不得已坐在孔子身旁,哪知孔子亦大感不安,起而讓位。王安石自然惶懼不勝,拉拉扯扯不得開交之間,只見阿醜扮成子路,大踏步出來,厲聲問道:「公冶長何在?」
一臉惶恐的公冶長奔了出來,低聲問道:「大師兄,何事動怒?」
「你也不救一救你老丈人!你看看人家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