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溢的月光拉薩佛誕月筆記 (第2/4頁)
白瑪娜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競爭激烈,把魚賣到了河邊。魚苗也猛漲到了一斤二十元以上。賣香柏和桑草的仍是本地藏族農民,他們蹲在沿著拉薩河畔修起的白色的煨香爐旁擺地攤,沒漲價。
我買了一包開著小紅花的桑草。記得小時候,滿山遍野的灌木類桑草長到一米多高,開滿了花兒,大山在桑草的芬芳裡波瀾起伏。雨後,我們常跑到山上去吮吸花瓣裡的甘露,甜極了。
在拉薩河畔煨過桑,轉經路很快就進入“薩嘎達瓦”的佈施區域。
佛說,透過善行與供養來積累福德資糧,將可成就色身;以無所執之心行善而累積智慧資糧,將可成就法身(究竟身)。這兩種資糧應以利他之心來完成。而最殊勝的供養是整個宇宙的曼達供養。為了對治輪迴深處的我執,佛經與密續記載了觀想身體轉化為甘露,然後將它供給四種賓客的一種甚深修持法門。在這四種賓客中,第一是三寶;二是護法;三是那些需要悲憫的六道眾生,四是今生及累世的冤親債主……佛說,透過這些以佈施和關懷別人為本的修行,捨棄對自身的任何執著,便是無上的供養、真正的佈施波羅密多(佈施到彼岸),這時,平凡的佈施已昇華為智慧與慈悲。
這天,乞討的人已從四面八方來到了這裡,擁擠在馬路的兩旁,等著人們一角錢一角錢地佈施。那些乞討的孩子可沒那麼規矩,他們在人流中亂竄,追著人們要錢。薩嘎達瓦從香柏的芬香和誦經聲中,似乎突然落回到了苦難的人間。我的腳步不由加快,一面告誡自己:他們是在以自己的不幸和貧窮喚醒我們的慈悲心,給予我們行善積德的機會,他們才是真正的施主!
這時,抬眼望去,我看到一個枯瘦的婦人已病入膏肓,她躺在推車上,眼裡含著絕望;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佝僂著背,穿過人群乞討;一個女人乳房垂下來,像一隻空囊,在餵養飢渴的嬰兒;一群蓬頭垢面的小孩,穿著破爛的衣裳……形形色色的乞丐向我們伸出夢幻之手……
乞討的人群中,也有很多漢族人,差不多已是乞丐人數的三分之一。雖然一眼能看出他們有些是利用這天投機乞討,但佈施的人們仍沒有分別地挨個發放著錢幣,乞丐裡也無人排擠他們。這令我想起多年前的一個故事:相傳曾有一個耍猴的漢人來到拉薩,他在大昭寺前,用鐵鏈拴在猴脖上,讓猴子表演雜耍翻跟頭。每翻一次,鐵鏈咣噹咣噹砸在地上響。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了,人們看著,情緒漸漸激烈,大聲叫喊起來,要求耍猴人停止雜耍和虐待猴子,有人提議把耍猴人趕出拉薩;有人揮舞拳頭;有人朝耍猴人臉上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