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軍工之心”萌發 (第2/3頁)
小兵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成為普通朋友,對封雲天以後也會有很大幫助。
這是一件共同受益的好事!
兵役署負責這次的遠征軍徵兵,已經提前向各學校和工廠做了通知,封雲天的演講進行的很順暢。
一天下來跑了十來個地方,開了十幾場演講會。
雖然這種高強度的跑場很累人,而且演講的時候必須要投入感情聲情並茂,封雲天一天說下來感覺喉嚨都快冒火了。
但是付出獲得的回報,比想象中的還要豐盛。
不僅僅以他獨特的個人魅力,讓浩浩蕩蕩的全民參軍氣氛更加濃郁,也認識了許多的有志之士。
其中有一些人的名字,讓封雲天聽一遍就難以忘記。
他們分別是:
畢業於西南聯大機械系,被分配到昆明兵工廠工作,現在正在重慶軍政部兵工學校進修,未來新中國的兩彈一星功勳獲得者王希季。
畢業於重慶南開中學,剛考入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的在讀學生,未來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吉林大學物理學創始人之一朱光亞。
畢業於重慶軍政部兵工學校大學部造兵系,在兵工署重慶21廠做技術員,未來中國導彈和航空技術開拓者之一的任新民。
就讀於南京中央大學電機系無線電,37年“盧溝橋事變”,隨校搬遷至重慶,40年畢業獲工學士學位後。
被分配到資源委員會旗下,無線電器件廠重慶分廠擔任工程師的黃緯祿。
等等……
這十多名現在的優秀青年才俊,未來中國科技頂樑柱的無雙國士,都是被學校和所屬工廠推舉出來,和封雲天一起完成演講的人才。
俗話說: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
這些被推舉出來的人才,現在雖然還不是很耀眼,只在所屬的學校和工廠裡,成為這一小片地方的佼佼者。
但是封雲天作為來自21世紀的人,他很清楚這些人的未來成就。
簡而言之。
這些人每一個都是無雙國士,未來新中國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他們的名字說出來每一個都如雷貫耳。
能夠藉著這次演講的機會,透過重慶各個學校和工廠的間接幫助,結識這麼多未來的超級大佬。
封雲天心裡別提有多高興,就差唱上一句“今天是個好日子”。
同行的楊正靈和鄧家先很激動,大家都是讀書人都有一腔愛國熱情,讓他們有了說不完的共同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