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拓跋珪和長孫嵩、叔孫普洛、崔宏、長孫道生四名大將,登上平城的牆頭,極目四望,人人均感此城得來不易。
果如他們所料,慕容寶逃返長城後,慕容詳自知不敵,立即棄城撤返中山,拱手讓出平城、雁門兩大重鎮。
拓跋族大軍抵達,城民開門迎迓,令他們不費吹灰之力的佔領此城。當日下午,張袞和許謙另率一軍,前往接收雁門。
拓跋珪忽然仰天長笑,滿懷豪情壯氣,欣然道:“現在是否立國稱帝的好時機呢?請眾卿給我一點意見。”
長孫嵩道:“今次大破燕軍,盡顯我族不世戰功,名震天下,以後還有誰敢小覷我族?漢人有謂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我認為如能於此時立國,將更添我們的威勢,令塞北諸部,齊來歸附。”
叔孫普洛和長孫道生均齊聲附和,表示贊成。
只有崔宏默然不語。
拓跋珪訝道:“崔卿是否另有見地?”
崔宏道:“立國稱帝,是事在必行。不過稱帝並非只是換個國號名號那麼簡單,且是一條不可以回頭的路。所以我們必須審其利弊,看看稱帝是否最有利於我們的事。”
由於他說得婉轉,且肯定立國稱帝是勢在必行,問題只在時機的掌握上,所以長孫嵩等都不覺得被冒犯,反而想聽他進一步解釋其中關鍵和微妙之處。
拓跋珪首先興趣盎然的問道:“以我們現在的聲勢,是否稱帝立國只是一個形式的問題,難道在實質上竟有分別嗎?”
崔宏從容道:“請容臣下直接坦白的問一個問題,如果慕容垂盡起精兵,以雷霆萬鈞之勢,直撲平城,我們該怎麼辦呢?”
拓跋珪嘆道:“這幾晚我每次躺在羊皮氈上,想的都是這個問題。唉!如果不用想這方面的事,我會睡得安樂多了。”
拓跋珪的經常性失眠,是軍內諸將人盡皆知的事。
拓跋珪續道:“崔卿有什麼好提議呢?”
崔宏道:“我沒有好的提議,但卻曉得我們只有一個選擇,仍是對付慕容寶的方法,先避其鋒銳,再籌謀反擊。既然我們預知此一情況,故所有策略均要環繞這重心來設計,亦由此而作出應否立即稱帝的判決。”
拓跋珪目光投往中山的方向,沉吟思索。
叔孫普洛眼中射出憂懼的神色,沉聲道:“慕容垂擅用奇兵,恐怕到他兵臨城下,我們才會知道。除非我們放棄平城,否則重施對付慕容寶的故技,恐怕反令我們疏於防守,進退失據